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8-02-13 16:21
畜禽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猪仔胃肠炎猪群

(阳春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 阳春 5296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接触性急性胃肠炎传染病,之前由于治疗手段不足,曾对我国农户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其防治研究早已开始,近些年来随着医疗诊治水平提高,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有所提升,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可以做到对该病的控制预防。

1 患病症状

当养殖猪患上该传染病后会出现以下典型症状,猪仔突然出现呕吐不止的情况,伴随其后的是腹泻情况,粪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呈灰色或乳白色,粪便中带有部分未消化的乳块,有恶臭。猪仔表现为严重脱水,身体素质迅速降低,体重快速下降,患有该传染病的猪仔体温会短暂升高后急速下降,在3~6 d如果不及时介入治疗即会出现死亡现象。该病对于出生时间在10 d以内的猪仔致死率可以达到100%,对于出生时间已达3周以上的猪仔,虽不致死也会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其发育不良,生长速度缓慢。

母猪和育肥猪所表现出的临诊症状不一样,但都会出现厌食情况,个别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的情况,由于成年猪抵抗力较猪仔高,其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自动预防,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痊愈。处于哺乳阶段的母猪,如果感染该传染病会表现为体温升高,身体素质下降,泌乳停止,出现呕吐等现象。而处于妊娠阶段的母猪患上该传染病后一般无明显症状。

在对感染该病致死的猪仔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在患有该疾病的猪仔体内位于小肠部的位置会出现肿胀异常的情况,出生时间在3 d以内的猪仔尸体中,胃底部黏膜有充血或不同程度的出血状况,小肠内出现黄色或白色液体内含部分乳块。

2 与其他腹泻疾病的鉴别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与一般伴随腹泻的传染疾病一样都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症状,但是在实际临床表现的观察中又有所不同。流行性腹泻,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患病范围大,大小猪都有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临床表现不同在于大猪由于抵抗力强的原因,在数日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系统的干涉自行康复,而乳猪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无法应对传染疾病会出现部分死亡的情况。

猪痢疾主要是发生在猪生长至2~3月的年龄范围内,不具备明显的季节性,并且传播速度缓慢,易控制,流行期长,容易复发,致死率较之前两者较低,进行解剖后发现患有猪痢疾的猪仔大肠有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从胃部黏膜中可以分离出猪痢疾蛇形螺旋体。

仔猪副伤寒的区别在于仔猪副伤寒病表现有地域性,多发生在生长年龄2~4个月猪龄的猪仔身上,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分,传播速度快,属于急性传染病,患病后猪仔先患上便秘,后下痢,排便带血且恶臭。通过对其肠胃组织的分离可以提取出沙门氏菌,对于仔猪副伤寒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

3 具体预防手段

针对该病的预防,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机理,选择合适的防治传播渠道,减少传播的范围。根据此前的研究调查,发现该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疾病,通过直接接触在猪群中进行传播。因此在发现相应的患病特征时应立即将患病猪与其他正常普通猪分隔开来,减少两者之间的接触时间和机会,再对猪圈进行及时的卫生打扫,避免相关传染病病原体的滋生。对于已经患病的猪仔根据情况进行治疗或就地掩埋,防止该疾病大规模在周围的猪群中蔓延,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养殖户如果发现猪群中出现该类疾病的症状,应立即报告相关卫生人员,由卫生人员进行专业的检查,诊断是否在猪群中出现了该传染病。如果发现猪群中确实出现了该种传染病,医务人员应协助农户对猪圈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查,并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户对于该病的预防防治。

该传染病对于猪仔的损害非常大,10 d内的幼猪仔一旦患上相关传染病,死亡率达到100%,所以必须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当幼猪刚出生时应与成年猪群分开饲养,保证内部饲养环境的卫生通风以及其他会造成传染病滋生的因素。待猪仔生长至3周到1个月以后,再与成年猪群统一饲养。

刚刚与成年猪一同饲养的幼猪,需要特别注意其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其有患病的征兆应立即进行检查,如发现确实患有相关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处理。

相关医务人员应该定时定期对区域范围内的养殖户进行传染病传播预防教育,并且有相关人员进驻农村对猪舍饲养条件进行改造,帮助农村养殖户对猪舍进行更有利于防治传染病传播的改造。一般的传染病都有传播的高峰期,医务人员应该在传播高峰期之前对周边居住户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地方管理部门应组织人手,在传染病高峰期,对农户进行协助消毒,并且在高峰期到来之前对农户的猪舍条件进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防治条件的猪舍应该予以教育劝解,帮助其进行相关改造工作,以度过传染病高发期保证养殖户的经济不受损失。

疾病预防不仅是养殖户和传染病医务人员所要关心的问题,当地政府也应密切关注,协助地区动物传染病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相关传染病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打消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面对动物疾病预防这一场攻坚战,需要医务人员、养殖户、当地政府三方共同努力。在正常养殖过程中农户需对猪仔的正常健康状况密切关注,一旦发现有符合宣传教育中所指出的传染病疑似状态就应立即对其进行检查,并通知医务人员协助检查,以防止传染病在猪群中进行传播造成更大的损失。

4 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完备的消毒设施,减少病原体在猪群中有滋生土壤。刚发生初生幼崽出现腹泻情况时,应立即对其居住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打扫,并且使用消毒药水对饲养猪舍进行消毒,猪舍周围不得出现杂草。对于猪舍的消毒,一般使用浓度为20%的生石灰乳泼洒消毒。由于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季节性,所以应在高发季节前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幼猪要进行特别护理,注意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垫草要干净、干燥。提供的饲料应满足容易消化的要求。在饲料中添加浓度为0.05%的土霉素在幼猪的饮水中,添加浓度为0.6%的漂白粉。哺育母猪饲料中要添加浓度为0.05%的土霉素钙盐,并且对母猪的乳头处用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消毒的频率为2次/d。

5 结语

造成猪传染病,胃肠炎的因素很多,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已发现的问题还要及时检查猪宿舍饲养环境,对不符合养殖规范的地方进行更正修改,在猪舍里设置相关的预防设施,通过综合治理减少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影响。

[1] 何更田.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7(9):54-55.

猜你喜欢
猪仔胃肠炎猪群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保育猪兽医管理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如何提高猪仔成活率
轻度胃肠炎并发婴幼儿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观察
猪群平稳度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