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应用题高效教学浅谈

2018-02-13 16:31陈智慧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应用题方程解题

■ 陈智慧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中小学校 617014

前言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的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与新课程标准的磨合不是很好,这种情况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教师想综合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那就需要针对数学应用题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1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使用的教学手段也十分单一,这样直接降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授学生应用题的时候并不注重技巧,只是一味地为学生讲解,然后在课下利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迅速让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但是却无法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思维。在单纯的“题海战术”下,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僵化,导致学生失去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高效教学方式

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逻辑,所以小学生经常混淆应用题题目的概念。教师往往对这种情况不够重视,在为学生讲解应用题题型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应用题题目而产生过激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反应,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应该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应用题展开专项训练。

2.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生因为没有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逻辑,所以在解答数学问题的时候常常感觉无从下手,而且因为数学问题十分抽象,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时候经常无法很好地表述出来,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那就需要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逻辑思维对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只要小学生能够拥有数学逻辑思维,就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应用题,进而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方程在应用题中的应用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面对应用题的时候,会对应用题进行思考,然后用方程对应用题求解,进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

2.2 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数学问题往往十分抽象,因为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很难引导学生理解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应用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应用题所表述的含义,进而提升数学理解能力,综合性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

在利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时候,学生很有可能无法了解方程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数学游戏中的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个猜数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方程在这个问题中的应用方式和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2.3 采用多种解题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最直接的解题方式解答应用题,这样就造成了应用题解题手法单一,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导致学生对单一的解题方式厌烦,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展开数学应用题的训练,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的数学问题,这样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种解题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综合性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时候,教师除了用已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以外,还可以利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并预习将来要学习的方程内容,学生也会在学习鸡兔同笼的问题时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3 结语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因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所以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能力有限。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培养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而综合性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猜你喜欢
应用题方程解题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方程的再认识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方程(组)的由来
用“同样多”解题
圆的方程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