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2018-02-13 16:31刘恒睿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题海战术因材施教习题

■ 刘恒睿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6级高三(7)班 山东济宁 272000

作业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是知识和能力的巩固阶段,学生通过作业,对课上的知识进行再次消化理解,并进行运用,教师通过对作业的批改和订正,能够迅速发现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做习题时的不良习惯并加以纠正,因此作业对于理科学习至关重要。然而,教师往往关注的是作业的完成状况如何,经常会忽视作业布置这一先驱环节,在布置作业时容易忽视其有效性,在学生作业完成后也缺少适当的科学方法评判。那么,什么才算是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高中数学作业中性存在的问题?

1 高中数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作业数量难以控制,作业偏多。众所周知,高中各科的学习内容都较多,其中数学是重中之重,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或答题的熟练度,经常实施题海战术,我们不否认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得更扎实,然而,实际上题海战术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或熟练度,反而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学习压力的增加往往抵消了它的积极作用,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厌学情况的发生。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喜欢数学,只是不喜欢也完成不了大量的数学作业,大量的数学作业会让学生疲倦,也过多地占用了学生休息时间,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作业内容布置不合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补充,应该坚持基础和提高并重,目前一般是教师会同学校选择一套或者几套练习册。如果在选择时比较随意的话,那么习题作业的质量就难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规律难以得到尊重。此外,作业和课程安排结合不紧密,常常出现作业章节和课程内容不是非常吻合的情况,如果课后不能安排作业进行有效的巩固,那么作业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数学作业结构设置不合理,在作业题目难度的设计上存在不足。目前,高中数学作业题目难度过大是一个普遍问题,高一学数学和高三巩固提高的作业难度需要不一样,有的学校在高一便过分关注学生对高考题的掌握,对基础性知识的设计较少,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不足。

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课本的课后习题,课本的课后习题一般是比较基础的,并且在高考试卷命题时,往往有一部分考题是课本习题变式而来的,需要教师多加关注。

第三个问题是作业评价体系不完善,不能因材施教。学生成绩往往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大不相同,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并未重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班级教学中,教师布置同样的作业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作业难度过大,易导致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无法完成作业,降低了这类同学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部分同学为了完成任务,还可能做出抄袭其他同学作业的行为,违背了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另一方面,若作业难度较低,那么数学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则无法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提高,降低了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因此,在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探究当中,应该加强重视因材施教,设置必做和选做作业,针对不同成绩段的学生布置不同的数学作业。

2 提高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掌握科学布置作业的方法,以最少的作业达到最大的效果。

首先是做到作业种类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传统数学作业只是简单的习题布置,然而数学一个重要的能力是逻辑思维,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己推导公式增加对数学原理的理解。此外,数形结合也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思考实践,因此,学生需要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思考和反思,而不是一味做题。同时也要重视作业选题,教师要精心选择合适的紧跟教材内容的练习册,具有梯度性,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因材施教,达到训练目标。目前一些学校教师自己组织编辑习题,也是一个可取的做法,能够充分考虑到自己班级的学情状况,更具有针对性。

其次是作业设计的科学化和应用化,将难度较大、难度一般、基础性这几种题目按比例分布,既有数学作业的基础知识应用,又有扩展应用,在高一高二基础性题目应该占作业总量的6成或更多,其他难度的题目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配;作业设置应该重视高考考点的应用,高考不仅考察高中数学知识,也同时是数学思维和能力的考核,高中期间的数学作业设计应该结合高考考点,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实现作业种类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作业的设计科学化和应用化,都可以让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更具有科学性。高中数学的学习只是起点,培养数学素养,将会为之后大学高等数学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题海战术因材施教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从陷入题海到没于人海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注重解题反思 回避题海战术——一道导数压轴题的多角度思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