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译名之争*

2018-02-13 17:41永,崔娜,杨婷,王萱,梁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英译术语

胡 永,崔 娜,杨 婷,王 萱,梁 静

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之国粹——中医药,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国家推行和颁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保证,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

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健康养生和治病救人的智慧,中医药被誉为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名片,在中医药国际化传播中它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医学术语。然而,目前中医药国际话语权出现了较为“被动”的局面,“中医药”英译标准的推广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一方面,“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难立,例如: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等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机构,还有国内外中医药类高校、期刊杂志和词典等权威学术机构对于“中医药”的标准化译名一直未能统一,甚至出现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hinese Medicine(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和“Chinese Medical”等多种译文版本,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对外推广。另一方面,以日韩为首的国外势力“趁‘乱’打劫”,妄图修改国际通用英文格式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提出以“Oriental Traditional Medicine”“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等“去中国化”译名来翻译“中医药”[1]。因此,为了提高文化自信,增强中医药文化“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医药术语标准化进程,笔者分析了国内外对“中医药”术语英译的现状以及学术界对该术语英译的不同理解,旨在探讨规范“中医药”标准化英译名的措施和对策。

1 “中医药”术语翻译现状

1.1 国内外中医药类院校校名英译现状 对校名冠以“中医”或“中医药”的国内24所院校和国外中医院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国内主要有3种译文,其中上海、成都、天津等9所高校译为:“……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而北京、广州、南京等 14所高校译为:“……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M)”。唯有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名英译名为:“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2)国外中医院校英译名主要有2种,其中美洲中医学院译为“Americ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纽约中医学院译为:“New York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澳大利亚悉尼中医学院译为:“Sydney In 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加拿大中医学院科学院译为:“Canadia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新加坡中医学院译为:“Singapore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英译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而新西兰中医学院译为:“New Zealand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e”,香港中医学院译为:“Hong K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等英译名为“……Chinese Medicine(CM)”。中医药类院校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国际化推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是其英译名出现如此混乱的局面与国际化视野下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中医药标准化译名的规范和推广。

1.2 中医药权威学术机构、政府管理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对其英译现状 将关键词“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或“TCM”“Chinese Medicine”或“CM”分别在世界标准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权威学术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官方网站或其发布的译名标准进行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中医药”英译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的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其英译名为:“Chinese Medicine”或“CM”。一些重要国际会议的宣传横幅或是大屏幕会议标语中存在译名混乱、翻译态度不严谨等现象,甚至在2017年4月19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英对照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发仪式,其中关键词“中医药”在该书封面就同时存在“TCM”(中医药法)和“Chinese Medicine(CM)”(世中联英文名)2 种译名。

1.3 中医药类核心期刊、图书、词典对其英译现状 对中医药类核心期刊、通用中医药类图书、词典译名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药”在中医药类核心期刊上的英文名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和“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2个译文版本,例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英文名为:“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名英译名却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中华中医药杂志》译为:“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在中医药类书名和词典中,其英译名主要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和“Chinese Medicine(CM)”2个译文版本。例如 201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际标准化英文版中医教材》中,“中医药”被译为“Chinese Medicine(CM)”[1-2]。而出自同一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汉英双语教材》(供来华留学生用)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3],还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 2007年出版的《中医药对外宣传丛书》也译为TCM[4]。

经过在中国图书网、亚马逊图书网、当当、老夫子等图书网上对欧明、谢竹藩、李振吉、李照国以及Nigel Wiseman(魏逎杰)等当代国内外中医药英语翻译代表人物的辞典搜索整理发现:谢竹藩[5]、李照国等[6]国内专家译为 TCM,而欧明[7]、李振吉[8]、Nigel Wiseman(魏逎杰)[9]等国内外专家常译作 Chinese Medicine(CM)。

1.4 多种“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并存,推广未能形成合力 中医药术语目前出现了多种“国家级”或“世界级”术语标准,例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中医药学名词》(2004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2007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中医基础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08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发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等不同术语版本。归根结底在于业内缺乏对“traditional”“medicine”和“pharmacy”等关键词的准确理解,再加上中医药文化自信心不足以及没有权威的统一管理机构进行协调推广,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2 分析出现与“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 M)”不同译文版本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医药术语译名有多个版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2.1 企图摆脱“Traditional”之“藩篱”的表达 世卫组织在(WHO/ICD-11)新版本中将中医术语定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10],其采用“Traditional”目的在于区分现代医学(西医)和中国传统医学,因为在以往的ICD的10个版本中,所有的疾病名称、定义、编码都适用于现代医学(西医),中国传统医学都未纳入其中,所以,2008年WHO决定制定(WHO/ICD-11)专门将传统医学收录其中。而业内由于对中医药文化自信心不足,再加上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Traditional”含有“落后的、陈旧的”的意思,故不愿用“Traditional”来修饰Chinese Medicine。但从词源学视角出发,查询“Traditional”在《牛津现代英汉双解大词典》[11]2739等权威词典中的含义,“Traditional”一词源自“Tradition”,英文释义为“relating to a long-established custom or belief 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对应汉语释义为“沿袭传统的;传承的;习俗的”。例如英文中经常可以看到“traditional customs”“traditional music”等,并非全指陈旧的落后的习俗和音乐。因此,“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应正确理解为沿袭了历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专门指代中国传统中医药。2.2 “Pharmacy”和“Medicine”的理解纷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也是“中医药”译名之一,自古医药不分家,而根据“Medicine”在英英词典中释义为:“the science or practice of the diagnosis,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disease(医学);the study of a drug orother prepa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disease(药、药学)”[11]1591,其既可以指医学也可以指药、药学,所以译名中将“药”翻译为“Pharmacy”有多此一举之嫌,而“Pharmacy”意思是“药房、配药室或是制药学”[11]1922,不能够准确表达“中医药”的内涵意思,所以“中医药”术语概念中的“医药”可以翻译为“Medicine”较为合适,地道而又不繁琐,体现了“简洁”的翻译原则。

2.3 “……Chinese Medical……”结构模式的理由分析 “……Chinese Medical……”结构主要出现在浙江中医药大学英译校名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英译名中,其英文名分别译作“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和“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此种翻译模式依旧是在回避“Traditional”,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文化自信,认为“Traditional”含有落后或是保守等语义。另外,根据英语语法,并列前置形容词共同修饰一个名词,2个形容词必将和后面名词有一定逻辑的修饰关系,要么是2个并列关系形容词共同修饰同一名词,要么是前面形容词修饰后面形容词和所修饰名词的词块。例如,“a charming young man”可以理解为“一位有魅力的年轻男子”;“a famous German medical school”意思是“德国一所著名的医学院”。“……Chinese Medical……”作为并列前置形容词共同修饰后面的名词“university”或者“sciences”,但是并不代表“Chinese”可以修饰“Medical”来表达“中国医学的”,而根据回译法翻译只能理解为“中国的医学院”和“中国的医学科学”[12]。因此,用“……Chinese Medical……”来表达“中医”或“中医药”不符合英语习惯用法,会给译入语读者带来误解。

3 统一“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3家单位其英译名标准未能统一,分别为:“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R.C.”“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世界中医药大会上大屏幕会议标语中多次出现(TCM)和Chinese Medicine(CM)同时出现的不严肃和令人尴尬的场面。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已经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中(200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也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并于 2015 年(ISO/TC249 第六次全体大会决议)将“中医药”英译名确定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标准化组织作为国际权威的标准制定和推广组织已经将其英译名确定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因此呼吁规范中医药标准化译名,中医药国际化推广势在必行。

4 规范标准化“中医药”英译名的措施与对策

4.1 遵循“约定俗成”和习惯表达规律 正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遵循“约定俗成”和习惯表达规律,其校名英译名依然沿用“Tsinghua University”和“Peking University”。“约定俗成”在语言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非常普遍。荀子在《正名》篇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在中医药漫长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标准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学界广大仁人志士经过慎重思考,准确理解源语术语的概念内涵和应用范围,精心规范“中医药”术语译名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来代表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且目前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习惯表达也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4.2 遵照国内、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的“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统一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中医药”术语译名存在多种标准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发挥世界标准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等对中医药术语标准统一协调作用,在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世界标准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术语制定的统一译名标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加 强“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的落实,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英对照)》,将中医药标准化译名深入有序的进行推广,促进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4.3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的推广策略 对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和WHO西太区等标准发布机构对中医药国家标准的推广经验总结发现,由于标准制定周期较长,多种译名标准推广较为迟缓,行业标准未能真正发挥规范译名的作用,导致中医药相关术语在词典、期刊杂志、网络传播资料中出现了译名混乱的局面。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尝试类似MOOCs教育平台、“中医药数据库”“中医药在线”等高效率的学习交流平台扩大传播途径,让更多人接受规范化标准译名,利用数据平台信息来提高“中医药”术语译名标准的推广效率。

5 结语

一种语言术语被译成另一种语言术语,首先要准确理解源语术语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范围,然后在目标语中探索其对等词或对应词,让人们接受。而目前“中医药”的“标准”英译名可谓“琳琅满目”,根本原因在于对术语概念范畴理解不到位,中医药文化自信心不足,还有所谓的权威“术语标准”有多个版本,导致出现术语不规范现象。“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世界标准化组织一致认定的国家和国际标准,刚刚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英对照)》新闻发布会上也将“中医药”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术语的规范化推广可由权威机构颁布法令或建议人们按照某种术语标准认真执行,这样业内也就有了参考的规范和标准,有“法”可依,才能提高术语标准的权威性。

以上是对“中医药”标准译名推广过程中业内存在的一些不同观点的分析,不妥之处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英译术语
摘要英译
勘 误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on pulmonary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a review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u-acupuncture method in Nei Jing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for shoulder and arm pain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孔子之道及其英译之法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八大养生保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