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02-13 16:31宋佳珍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课件计算机

■ 宋佳珍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一场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深刻的影响了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变化,积极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计算机教学水平,为高校学生后期学习和谋求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弊端

1.1 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

在传统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教师非常依赖多媒体课件。合适、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教学效果,但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就会物极必反,影响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效率,也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高校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也不均衡,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就难以提升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导致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1.2 学生计算机专业水平提升较慢

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但在以往,高校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重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操作中练习的知识面的广度与深度都很有限,实际操作能力提升缓慢,尤其是在学习一些专业性强的计算机知识时,收效缓慢。这也导致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水平。

2 计算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2.1 混合的内容

一是将“混合式教学”与“混合式学习”相融合,简称为BL,主要是指数字化学习与面对面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采取的学习方式包括小组协同学习、面授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结合混合式学习,科学设计教学课程,不但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还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将教师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有机融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是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进行学习。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应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是实现多媒体教学与面授教学的混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最主要的是通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借助典型案例重点讲解难点、重点知识。利用上机操作、面授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对知识进行拓展,然后让学生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加快捷方便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四是将实际操作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首先开展“做中学”“学中做”,根据课程内容对应的实际问题去探寻解决方法,增强技能实际应用能力。其次利用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增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实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后,通过竞赛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分和检查。

2.2 对教师的要求

一是教师应掌握高超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深入分析,设定教学单元和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二是教师应具备很强的组织课堂教学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不但要掌握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的控制和组织能力。

3 “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导学课设计

一是对教学资源进行介绍。教师要熟知网上课程资源,熟练掌握高校教学平台使用方法,使学生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二是对课程框架和考核方式进行介绍,对课程特点予以强调,使学生清楚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框架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做到重实践、重过程和重应用。三是对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介绍。提出上机、面授、小组活动以及网上学习的有关要求。四是对教育课程学习的技能进行介绍,如网络搜索引擎和上网技术等。五是明确上网学习要求。要求每个月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不低于15小时,把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共同完成网上作业。

3.2 组建学习小组

在网上开展小组学习活动,安排小组学习任务。首先,将总教学目标划分为一些小目标,将各学习模块内容划分成容易完成的“小任务”,利用各项“小任务”反映学习的进度,设置任务时要做到从易到难,由简至繁。其次,通过多个任务完成同一目标。由于学生间具有差异性,因此让学生自己选择任务。再次,在不同学习阶段给予温馨提示,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最后,提供技术支持,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视频资料、班级论坛、在线讨论、课后测评等多种方式。

3.3 实施教学评价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平时作业占12%;面授课占4%;期末考试成绩占80%;小组活动占4%。通过有关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可获取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结语:总而言之,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可大大提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猜你喜欢
基础课课件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