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艺术中的美学

2018-02-13 16:31廖显辉张书尧周朝邑罗海童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影调摄影艺术客体

■ 廖显辉 张书尧 周朝邑 罗海童

吉林动画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一、现代摄影艺术美在意识形态中的体现

(一)超前的思想意识

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产物。这个过程要求摄影艺术家从美学的角度去感悟客观现实,去思考问题。对所表现的客体去发现美、认识美。通过艺术家自身的文化修养、自身的才情才智和超前意识,以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能力对客体大胆地发挥想象,触发情感,激发创作热情,使作品在语境、意境、情景方面互相融合,创造出新观念、新形式的作品。摄影艺术的审美创造在艺术创作中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思想超前意识。

(二)客观事实与主观意识的融合

摄影艺术家用摄影工具将大自然的美景、美色、美的变幻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社会的变迁等等都定格在一张张的影像中。它记录了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变革等等。这些美伦美灸的图片中凝固了摄影艺术美。摄影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选定的客体无外乎是人、物、景,或者统称为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这些客观事物所体现的状态千姿百态。如何从中凸显出它们的特征和差异呢? 首先要抓住客体的个性和特征,充分显示出它与其它客体的差别与独特之处。拍摄者再根据个人的构思和情感活动与之相揉合,提炼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精华,使感性和理性方面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成为一体。这个过程也是创作者将超前的思想意识与客观事实融合提炼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所诞生的作品才能将摄影艺术的美充分体现出来。

二、现代摄影艺术美的内涵

(一)创作者要具有良好的美学修养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艺术家是一个具有各种技艺的人,这些艺术家能够赋予语言、声音和色调以形式和形象。艺术家应努力把想象力和逻辑、直觉、合理等原则的力量平衡起来”。艺术作品的诞生是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结晶的产物。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内涵的提升来源于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创作者的成长环境对他的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例如,有的创作者长期生活在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他对小桥流水,绿树茵茵有深刻的体会,他的心境也随着这宜人的环境和美丽的风景所陶醉,所摄的作品内涵丰富而且细腻。长期生活在山河、草原地区的创作者,其作品中巍峨的山峰、辽阔的草原、奔腾的骏马、成群的牛羊等等,充分显示了创作者内心的宽阔和高大,看似无生命的山峰也显得生机勃勃。他们的作品中的艺术美与他们生活的特定环境有关。

(二)摄影作品要有丰富的内涵

创作者的良好修养对作品的影响极大。但作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表现的创造性都饱含了创作者的精神气质、文化修养、智慧和情感。艺术作品的内涵美不仅能让观赏者从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样能让创作者在欣赏自己成功作品中得到愉悦和满足。在兴奋与满足之后也会启发他们对下一幅作品创作的灵感。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的美学特征体现在作品的“性格”上。艺术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所谓‘性格’就是不管美的或丑的,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甚至也可以叫做‘双重性的真实’,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作品的“性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品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是作品的个性。摄影作品本身就是真实客体被视觉艺术瞬间完成的成果。它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实景实物,作品内在个性的真实是作品要表达的观念或思想。作品的个性即是它有别于其它作品特点和独到的见解。作品的内涵美更能在观众中产生共鸣。

三、现代摄影艺术美的表现

(一)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创作者对主体,主体和周围世界客体关系的一种主观态度和评价。意境美是摄影作品的画面形象与内容的有机结合的展现,通过强烈的主观倾向性让欣赏者产生审美心理活动,从画面中感受到创作者的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愉悦的活动过程。人们可以从作品中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同时又可以在欣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生活经验、文化艺术修养、思想感情和想象去体会、去补充、去丰富作品的内涵。例如摄影大师郎静山1938年的作品《鹿鹿枚伏》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国画的意境。“画面上翠竹飒飒,挺拔俊秀,显示出一种清新透彻的独特气质。三只温顺的小鹿在竹林间,时而伏立,时而嬉戏,使画面显得娴雅活泼,悠然怡心。竹林与小鹿大小搭配并非正常比品本身体现的文化内涵反过来又会促进创作者的灵感。

(二)作品的寓意

艺术作为视觉思维的一种形式,除了借用秩序、和谐等方式创造美以外,必须通过选择和组织使一种无形的东西成为可见的,即用意向作为媒介去显示他们的特征和性格。摄影作品的寓意以创作者所处现实环境与社会时代为基本元素。摄影寓意主要来源于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升华。作品的寓意是摄影艺术美的高度凝结,是摄影艺术追求的高层次目标。让欣赏者领悟到画面形象之外的深层次的涵义,产生共鸣,引发遐想。这也是摄影艺术美的审美感受过程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三)作品的造型语言

摄影艺术是以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自己的造型语言。摄影家正是借助这些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和生命”I81。摄影作品的影调、线条和色调的表现恰当与否,光线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光和影是分不开的,没有光摄影就无从谈起。随着光线的强弱,光线照射的角度和方向,早晚时间的差异等等,在光线的作用下,摄影画面上呈现出明暗、浓淡等不同层次的影调配置,使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 光线使线条更突出地反映了物体的轮廓和层次,线条是影调与影调之间的分界线。摄影线条有直线、曲线、螺旋线、圆线、S形线等多种类型,它由客观形态和光线反映出来。摄影艺术家“用这些丰富的线条表现形式来表现人物和景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运用线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猜你喜欢
影调摄影艺术客体
浅议犯罪客体
用直方图控制画面影调
犯罪客体要件与法益概念的功能性反思
一图/黑白影像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选名单
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福建入选作品
论摄影艺术
对不授予专利权客体认定的困扰——论患病风险度评估方法的可专利性
漫谈摄影造型十二字法——调(影调)
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