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的命运

2018-02-13 16:31殷光宇李琪王魏
精品 2018年7期
关键词:法学知识分子学术

■ 殷光宇 李琪 王魏

武警警官学院

1 中国近代恶劣的学术环境

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个多世纪,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当时的环境是动乱不安的,人民处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中。一是外敌的入侵:1840年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有1856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等一系列的侵华行为,这些战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学术环境。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当时中国近代连续发生的内部战争:1851年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太平天国运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926年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1931年国民党实施的“围剿”共产党的战争,1945 年以后国民党向革命根据地进攻、发动的全面内战等等。

中国近代政治的专制独裁就是恶劣环境最后一面的表现。

上面提到三个关于近代恶劣环境会给学术带来的影响是很恶劣的,包括这几方面:①不稳定的办学经费,大学教育经费没有结果。②不稳定的校园。③社会不够尊重以及也不重视学术(法与法学)。对于中国的危机,都认为法律是解决不了的,要拯救和解放中国,只有选择其他道路,也只有这样,人生的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价值取向

那时优秀知识分子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一般选择走的道路包括这三个方向:

(1)举办实业。这些知识分子认为要让国家富强起来,就应该创办工业和产业。选择走这条道路的知识分子有近代纺织业的巨头张謇,建筑大师詹天佑,近代纺织业大王穆藕初等等。当时的知识分子很先进、也很优秀,很多都认为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救国。

(2)参加革命。当时的不少具有先进思想的青年选择走革命这条道路,要想救国,就要打退侵略者,推翻反动腐朽势力。例如:著名的人物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当时不少学法律的青年也纷纷选择走这条道路。

(3)学术救国。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第三种价值取向。选择走这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少,例如当时文、史 、哲学界一些著名的大师,另外也有法学界一些著名的学者:程树德,是法律史界上的著名人物;白鹏飞,是行政法学界的著名人物等等。

3 法科知识分子的阶段类型

按照所在时代的发展,“法科知识分子”分为几个阶段: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是第一个阶段,可以将法科知识分子划分为两个学派:启蒙学派是第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梁廷,徐继畲,由于西方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影响下,他们写书,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学说,对西方先进的政治观念与法律观念进行宣传。洋务派便是第二种派别,代表人物有官僚型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事实上,与启蒙派是有关联的,如冯桂芬、王韬、黄遵宪 、郑观应等。前面提到的官僚型人物也是属于知识分子,是“士大夫”阶层,然而他们对法律也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因此他们也是法科知识分子。

从“戊戌变法”到 1901 年清末修律前后就是第二个阶段,包括四个派别:两湖总督张之洞,沈家本进行“法礼论战”的劳乃宣等属于“保皇派”,也就是第一种派别。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知识分子是第二种派别,属于改良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章太炎、黄兴、邹容、蔡元培等是第三种革命派的代表人物。沈家本、伍廷芳等知识分子则是第四种派别法制派的代表人物。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阶段便是第三个阶段。这时期,相对集中是法科知识分子类型突出的特点。法制派包括管理、教学、法律以及科研,代表人物有张知本、王世杰 、王宠惠 、江庸等。

4 法科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法与法学的贡献

法科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法与法学的贡献包括以下这三个方面:①从事的职业是法律教育,在法律上培养出众多人才。②有很多法学学科。例如:法科知识分子创立的民法学 、诉讼法学、宪法学 、行政法学等。③著书提出自己的主张与学说,使学术的积累能得以增加。

5 法科知识分子所塑造的近代法学传统

第一个传统,遍师各国,择优从之。在近代,在法律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原创性成果很少,从西方引进了很多法学知识,例如:制度,概念,原则。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引进来的复杂的法学知识,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此投入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付出了一生的努力。

第二个方面就是对民主进行不断追求,对专制一点都不畏惧,近代中国法科知识分子就是如此。

第三个方面就是自强不息 、爱国爱学。

第四个方面就是要选择清贫,在写作上非常勤奋。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近代恶劣的学术环境进行分析,再进一步阐述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价值取向以及法科知识分子的阶段类型,最后探讨法科知识分子对中国近代法和法学的贡献以及法科知识分子所塑造的近代法学传统,相信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法的命运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猜你喜欢
法学知识分子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