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优势及其专科化发展方向的思考

2018-02-13 16:09范东英,王颖
西部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科优势护理

中医护理是祖国传统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以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为两大特点。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以及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中医护理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1]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但中医护理仍面临着优势淡化、服务领域萎缩等危机[2]。本文充分展示中医护理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分析中医护理发展空间,并顺专科护理发展之势,就如何加强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看法。

1 中医护理优势

1.1科学的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原则[3]。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相互联系、人与环境相互联系,在疾病治疗及病情观察中,不但要以生物全息理论为指导,通过局部变化观察人体健康状况,还运用局部结合全身治疗方法治疗局部病症,并且充分考虑情志、饮食、气候等多种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形成生活、疾病、饮食、运动、情志等综合护理措施。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吻合,有利于疾病的标本兼治、促进健康。辨证施护运用中医四诊法收集病症信息,分析、综合、明确疾病诊断,再进行证候分型,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异病同护和同病异护是根据疾病和病机特点而制定的科学护理方法,具有中医护理特色。中医护理理论的科学性也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2应用广泛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广泛运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中,特别是2012年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将每个病区至少开展2项中医护理技术作为评审条件,加快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对刮痧、拔罐等技术进行规范,为中医护理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大量研究表明中医护理技术运用效果值得肯定,如火疗结合手法用于膝痹病治疗效果观察的研究[4]结果显示,火疗本身的热效应,结合温热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透皮吸收,消除肿胀,同时按摩可加速局部组织液、淋巴液回流,改善疼痛症状,两者合用效果显著。

1.3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分析中医护理具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护理技术不需要过多的仪器设备、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安全有效,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成为延续护理的重要内容[5]。本研究团队前期课题“运用护理经济学提升中医护理价值的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在护理服务项目方面的总成本(总投入),远大于总收入;护理服务项目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占比不大。为此将静脉输液技术与中医拔火罐、刮痧护理技术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静脉输液技术在人力成本、材料成本、管理成本3方面的投入值均高于中医护理技术拔罐和刮痧,而产出值均低于拔罐和刮痧。由此可见中医护理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中医护理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助于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增加医院社会效益。主要是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展现中医精湛的护理技能、护理效果,提升中医护理知晓率和医院知名度。

2 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的可行性

2.1传统中医护理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专科化发展提供新思路实践工作中发现中医护理发展并不乐观,中医护理的优势亦未得到充分展现。制约中医护理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定位模糊。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认定护理学为一级学科,但对中医护理学定位不清,中医护理工作仍从属于中医医疗工作,没有医嘱的支持,中医护理工作难以开展成为普遍问题[6]。其次,中医护理培训不规范,缺少统一的培训大纲、目标要求、实施方案、评价指标,导致重技术、轻理论的畸形模式,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出现操作规程机械化,辨病、辨证等中医护理内涵空洞现象。再者,中医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中医院护士多数毕业于西医院校,少数毕业于中医院校的护士在校期间的培养模式也照搬于西医院校,涉及中医内容少。护理人员只能接受继续教育形式的短期培训,很难掌握中医护理知识体系[7]。

2.2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符合现代护理发展趋势近几年,护理专科化发展已成为全球化趋势[8]。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是衡量护理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9]。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培养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的专业骨干人才队伍,有利于拓展专业领域,准确开展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同时充分显示中医护理优势。

3 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3.1遵循中医药发展政策,加快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中医养生、中医康复、中医养老等服务内容的发展,为中医护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应以国家政策为依托,推动中医护理长远、全面发展。

3.2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规范中医专科护理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扩展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形成52个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启动2015年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项目,组织编写《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将为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提供规范、统一的标准。应借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机会,推进中医护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2011年护理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实现护嘱将指日可待,三级预防体系中的一级预防和三级预防领域的非药物疗法、非创伤性疗法将为中医护理特色优势的发挥提供空间。

3.3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培养实用型专科人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将中医护理发展成为医养结合的纽带,以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促进中医护理特色成为养老方面的优势。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向社区和居家老年人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让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就近享有规范、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护理康复服务。

3.4多层次专科人才培养2014年“中医护士”已经被职业大典收录,这是对中医护士的认可。然而中医护士真正被认可仍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自身中医护理素养。人才是专科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医专科护理人才培养需以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学知识、中医药基本知识等中医系统体系为框架,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以中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论文撰写等多种形式培养专科中医护理人才,并按学历、职称、中医护理基础水平的不同设定多层次培养方案及重点内容、考核标准,建立结构合理的中医护理人才梯队。

3.5加强中医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每月进行科室护理质量汇总,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中医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加强生活及基础护理质量、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急救药品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书质量等环节管理,以患者舒适、安全、满意为终末质量控制目标。加强中医护理专科化管理,促进中医护理优势发挥。

4 结论

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简、便、廉、验”优势,在目前和未来的护理发展领域有巨大潜力[10]。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服务水平,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并且中医专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医护士提供了自主发展平台,同时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能与医生更好地配合完成康复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11]。但是,我国专科护士发展时间较短,且中医专科护理发展尚处于起始探索阶段。中医专科护理培训人员准入条件、核心能力要求、培养方案、考评标准等问题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化的内容,致使现阶段的中医专科护理得不到权威认证和同行认可。

总之,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遵循国家政策方向,分析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强中医护理内涵建设,探索高效、精准的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道路,加快中医护理专科化发展步伐,才能促进中医护理全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专科优势护理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