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在洛阳滨水景观中应用调研分析
——以洛河、涧河为例

2018-02-14 02:21王超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期
关键词:洛河河洛滨水

王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5)

1 研究背景

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着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体系,熟知的有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等,其中也包含著名的河洛文化。来自古代夏商周三代建都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有各种文化交汇于此,摩肩擦踵碰撞出灿烂的花火。河洛文化则是当时最先进文化的代表和包含者。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根源文化,摇篮文化,和其他著名的文化一样在各个行业领域发光发热。洛阳作为河洛地区的中心部位,是河洛文化的代表地域,洛阳的园林景观行业相对于许多沿海城市还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而在滨水景观方面则更加需要注入充满活力的文化要素。所以通过对洛阳现有几条著名的水系分析河洛文化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情况。

2 河洛文化在洛阳滨水景观的应用调研分析

2.1 洛河滨水景观的应用情况

洛阳,古代帝王建都之地同时也是“天下之中”。洛阳境内有四条著名的河流蜿蜒盘旋,分别是伊河、洛河、瀍河、涧河,古称伊水,洛水,瀍水,谷水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均有记载。其中洛河古称雒水,黄河的一级支流,古时水量充沛,周围环境优越,漕运系统发达,从而给河洛地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工业农业的发展,洛河区域的环境每况愈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道美丽的自然景观风光不在。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针对洛河开展了庞大的水系整合治理工程,从水利治水到,防污治污,到景观绿化等的综合治理。位于洛河两岸建设的洛浦公园是整治工程的一大滨水绿地,它改善了洛河的滨水环境,作为洛阳跨世纪工程的洛浦公园也融入当地的特色地域文化河洛文化,其中和河洛文化相关的文化区域内涉及到河图洛书、夏都斟寻,商王祈雨、会盟史话、定鼎九州、洛神广场、东汉太学、张衡三仪、蔡伦造纸、建安风骨、洛阳纸贵、四夷里馆、李杜相会、雕版印刷等,通过图形、色彩等符号元素形式和雕塑、小品、建筑、植物等园林要素紧密结合,以点状到线状、再由线状到面面互应的空间组合关系来构造一幅十三朝古都的历史长卷。在瀍河和洛河的交接地方,还建设了丝绸之路的主题公园,其中文化广场分别以班超出使,西域都护,白马驮经,玄奘出行为命名并以先后时间发展顺序依次列开。

2.2 涧河滨水景观的应用情况

涧河,古称谷水,其发源地是位于河南陕县的观音堂,全程长度为104km,流域面积1430km2,在洛阳市瞿家屯汇入洛河。追朔至东周灵王时期,通过引导涧河河水达到浇灌农田苑囿的目的。现河道形状弯曲,四周陡峭内沟深,且中下游保留了一座建设好的中型水库。涧河同样经过了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和破坏,整体滨水景观缺乏生气,景观特色不容乐观。随着城市水系治理工程的投入,涧河两岸逐渐出现了公园和绿地,环境才有所建设和改善。其中王城公园的在文化特色和场所精神也有带有河洛文化色彩。王城公园中运用了河洛文化多样性的表达形式,其最显著的代表——河图洛书碑,其利用碑刻作为载体和中国古老的图腾相结合,图腾包含龙、凤、熊、羊四种神兽,同时寓意华夏炎黄子孙忠实的守卫中华文明。此外,河洛文化中的牡丹文化在王城公园也大显身手,牡丹作为洛阳的市花,在中国古代宋朝时候的规模就是空前的,和牡丹相关的著作就有很多例如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张峋的《洛阳花谱》。这里以几何规则图形式组合成大型花坛,内有姚黄,魏紫,豆绿,兰田玉,等名贵牡丹83种,1800多株,每逢牡丹开花时节,各色牡丹争奇斗艳与沉香楼相映生辉。

3 结束语

洛河,涧河的滨水景观分别从河洛地区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挖掘出可以应用的符号,这些符号有些代表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如在洛浦公园中出现的蔡伦造纸、张衡三仪。有些是代表河洛地区的民俗、民族风情,历史遗迹,历史聚落等。通过现代手段的表达方法重新演绎,来达到象征,隐喻的目的。或者利用打散重新构成的手法结合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营造文化氛围。河洛文化内涵的拓展,洛阳地区滨水景观的长远开发建设,河洛文化和和滨水景观如何更好的融合都是建设洛阳的景观设计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在传承发扬河洛文化内涵的同时创造创新洛阳滨水景观建设,不仅能更具体的反映洛阳地域精神风貌,还能突出地域主题和思想,使景观和文化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洛河河洛滨水
某矿井水文补充勘探及洛河组含水层垂向差异性浅析
国内滨水空间城市更新研究特征探析
揭开“河洛古国”的神秘面纱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河洛文化研究述论
洛 河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洛河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