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分析

2018-02-14 05:25王令敏
江西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杂交育种转基因农作物

王令敏

(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农业水务局,江西南昌 330004)

在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是农业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可以将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杂交育种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还能够降低污染,是我国农业种植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1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1.1 提高产量 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业,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这就需要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业种植生产力。例如,某地区较为干旱,可以针对农作物的耐寒性进行生物改良,大大降低农作物对水资源的依赖性,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1.2 优化质量 在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当今人们更加注重食品质量,也就是食品是否安全和健康。因此,当今农业种植领域的发展着力于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质优价优。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作物品质,如优质蛋白玉米品种的培育就采用了转基因技术,相比普通的玉米品种能够增产15%左右,并且具有更加丰富的营养,综合效益非常高。

2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2.1 转基因技术 该项技术就是让农作物的遗传特性产生变化,其主要应用形式包括染色体工程、遗传物质转移、细胞重组。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优化农作物品种,使作物抗旱、抗病虫害、抗涝能力更强,如国抗19号抗虫棉花品种的培育就是使用了该项技术。普通的作物品种在抗自然灾害方面表现较差,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会极大地影响作物产量。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直接提高作物抗性,作物的存活率更高,从而实现作物增产的目标,对于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 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育种是通过不同品种杂交而生成新的品种,可以说杂交育种已成为当今我国种植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如最为著名的杂交水稻等。该项技术最为明显的优势就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实现增产、优化质量目标[1]。相比转基因技术,该项技术实施起来更加便捷,所以杂交育种成本更低,应用更加广泛。而且杂交育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更加成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均可以得到保障。

2.3 组织培养技术 简单来说,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充分利用生物细胞的全能性,采用生物组织培养方式形成新的作物组织,并让组织生长成为完整生物的一项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发育性和繁殖性,可以大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因为无菌培养)。但是,组织培养技术实施标准较高,必须要保障湿度、温度、光照范围,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需要有渗透压、pH合适的培养基。此外,组织在空气中暴露会出现褐变问题,这是因为多酚氧化会产生醌类物,从而出现褐变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一旦产生褐变问题,必须进行控制和处理或者更换新的组织。

3 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应用趋势

想要保障生物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效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生物技术,并提高推广应用力度。今后生物技术的推广与发展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光合作用是实现增产的重要一环,如果光合作用受阻会导致作物死亡,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从而实现增产目标。二是生物固氮。化肥之所以不被推崇,是因为其会损害作物本身及种植土壤。氮肥是农作物种植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肥料,其中生物固氮肥不仅具有传统氮肥的催产性能,同时也不会对土壤、农作物造成伤害;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2]。三是生物反应器。虽然菌类反应器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但是造价十分昂贵,并且对使用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采用农作物反应器不仅造价可以控制,同时对技术能力要求不高,管理更加便捷,可以达到增收目的,因此推荐使用。

4 结语

合理应用生物技术是实现农作物增产优产的重要渠道,而且可以提高作物的抗自然灾害性能,减少对传统化肥的依赖性和对土壤的损害,从而实现绿色增产目标。

猜你喜欢
杂交育种转基因农作物
探秘转基因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转基因,你吃了吗?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