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态养殖模式与发展对策

2018-02-14 05:25
江西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鸡鸭垫料家禽

宋 鑫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环境监察大队,陕西铜川 727100)

传统的家禽养殖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新时代的畜牧业养殖要求,而采用家禽生态养殖模式,能提高家禽利用价值,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 家禽生态养殖模式

1.1 林下养殖模式 家禽林下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山林等自然林地散放家禽进行饲养的一种方式,生态林养殖模式与经济林园养殖模式是其主要组成形式。经济林园养殖模式一般由茶园、桑园、果园等承担养殖基地的重任,生态林则由山林地、苗圃地等承担养殖基地的重任。该模式中,家禽排放的粪便可以充当优质的有机肥料,具有环保节粮等作用。同时无需投入过多经费,实用性较强。例如,可以在果园中饲养鸡鸭,鸡鸭粪便可以为果园补充氮磷钾肥料,促进果树生长。同时,果园也能为鸡鸭提供足够的食物,满足鸡鸭的生长需求。

1.2 家禽种养结合模式

1.2.1 水稻+禽类模式 以鸡鸭为例,在水稻田中散养鸡鸭的最佳时段是稻苗分蘖至抽穗期,同时收割完稻子后也适合散养鸡鸭,其他粮田收割后同样是放养的好时期。放养鸭的稻田水不宜过深,水浅时水中微生物易捕捉,杂草易被鸭吃掉,气温过高时不宜放养。通常需分块放养、轮流放牧,起到养鸭除草肥田的作用[1]。

1.2.2 家禽+草模式 该模式的典型例子为种草养鹅模式,延伸的复合模式有草鹅稻、草鹅虾模式等。大鹅具有良好的消化能力、生长周期短、抗病性好,饲养时一般不需要购买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所以,利用家禽+草模式,能够保证家养大鹅的绿色健康。同时,种草养鹅还能避免大鹅吃粮的窘境,既保证了家畜产品的安全,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1.3 家禽发酵床养殖模式 以微生物技术为基础研发的发酵床养殖模式,能够减少或消除养殖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在生产中,可以把锯末、秸秆等含有大量纤维素的原料放到搅拌机中打碎,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益生菌及禽畜排泄物,经过混合后形成垫料,垫料被降解、消化,可供家禽食用。家禽食用了被降解的垫料后,可以补充体内糖类、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比如,发酵床养猪模式操作过程中无需清理猪粪,只需在猪粪中加入微生物益生菌与秸秆等垫料,经过与猪粪的混合、发酵后,就变成了可以食用的饲料。这不仅减轻了饲养员的工作量,还节省了饲养经费。同时,家猪吃了发酵的垫料,还能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同时肉质更加红润、条理更加清晰,有助于帮助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2]。

1.4 家禽循环农业模式 以家禽粪便循环为例,家禽的粪便含有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物质、病原微生物等。所以,无害处理、利用家禽粪便十分重要。通常可以采用好氧堆制、粪便饲料化、能源再利用等技术进行处理。现如今,粪便饲料化、能源化十分流行。比如,可以将秸秆、家禽粪便烘干后混合在一起,然后投入火力燃烧发电项目中使用,燃烧后的草木灰等还可以撒入农田充当肥料,从而实现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家禽粪便的目标。

2 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对策

2.1 做好布局规划,积极防治家禽养殖业污染问题 科学布局家禽养殖业,合理控制养殖规模。同时,逐渐关闭违法违规养殖厂,调整养殖格局。另外,要健全畜牧业环境法律法规,做好监管、防治家禽疫病相关工作,推广无害化、循环利用家禽粪便技术,提高家禽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投入。

2.2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家禽养殖模式 探索家禽生态养殖模式时,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自然环境状况,合理设计、优化生态养殖模式。比如,在耕地较多的地区,适合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但是,要合理控制家禽的养殖数量,避免家禽过多影响农作物健康生长。同时,要做好家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疫病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家禽产品的安全性,实现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3]。

2.3 提高规划科学性,做好农村项目整合 各地要根据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对农村地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资金予以科学应用,要建设好农村生态农场,增加无害化处理家禽废弃物的资金投入。另外,要推广魅力农村建设项目,推广家庭生态养殖及乡村旅游模式,在改善家禽肉质的同时宣传乡村旅游特色,增加农户收益。

3 结语

积极完善、优化、运用家禽生态养殖模式,有助于提高养殖环节各类物质的循环利用转化效率,对于保护环境、改善家禽品质、解决养殖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问题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鸡鸭垫料家禽
鸡鸭同时感染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研究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秋季谨防家禽蠕虫病
村妇
鸡群垫料质量评定与管理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不同天气条件下平养肉鸡的垫料使用要点
我家的鸡鸭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