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林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2018-02-14 05:25
江西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林场林木

严 英

(威远县国有林场,四川威远 642450)

我国是林业大国,林木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资源之一,其可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与相关资源供应。防治病虫害,分析、了解其发生现状,控制其发展态势,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林场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

目前,林木病虫害危害呈上升趋势。我国近年来虽然积极进行人造树林,但是对相关疾病预防与控制知识了解较少,选择种植树木单一,因此,导致病虫害发展更为迅速。其病虫害数量种类多,繁殖快,危害性大,对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场效益、环境情况造成了巨大破坏。防治工作迫在眉睫,如无法及时控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因种植地区气候不同,生长情况不同,所以生长情况较差的林木会成为病虫害高发的对象,加上没有及时发现,导致病虫害迅速扩大,而防治与林木管理体系的落后,更加大了防治难度[1]。

我国林业发展可持续性若遭到破坏,不仅会使我国基础资源损失严重,更会对我国其他自然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恶性循环。对于林木病虫害,若不及时整治,之后整治会更加困难,整治效果也会更差,有可能进一步对林木与生态环境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害。

2 林场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人造树林选种 人造种林选种应避免选择单一,从造林开始,就考虑到树木疾病防治工作,选择适宜当地的树木进行大面积种植,采用混杂种植的方法,避免树木疾病传播。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树木进行种植,严格管控造林地区生态情况,建立适宜树木生长的良好生态条件,有助于防治病虫害。

2.2 树木检查工作 应在植木造林时就提前考虑树木疾病防治工作,综合考虑环境与树木自身情况进行防治。无论是对苗木,还是对种子,都应进行全面检查,通过事先预防严格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预防比整治更为重要。此外,还要及时调查林场树木情况,预测疾病发生情况,记录发生过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3 提高树木抗病能力 树木抗病能力就像人的免疫力,只有免疫力强大,才能避免生病。因此,树木营养、生长与生态环境的优越,可以有效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如树木生长情况不佳或有大面积伤口,则会为病虫害提供发生的机会。为减少病虫害对树木的伤害,如发现树木损伤应立即处理,避免病虫害侵入及进一步发展与传播。

2.4 合理用药,防治病虫害产生与传播 进行药物防治是林场病虫害防治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可有效消除大面积的病虫害,有效抑制其传播。但药物防治有利有弊,因为药物会对林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与污染,而病虫害种类繁多,会很快产生抗药性,因此选择药物时也应不断更新。应充分了解病虫害种类与情况,从而选择对环境污染最小,对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的药物进行大面积使用。对林场生态情况及树木生长情况的严格管控,与林木检查、林木抗病一同进行,从而在保证最佳防治效果的同时,维持林场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树木的损害。

2.5 维持生态平衡 利用生态方式维持林场生物秩序,减少致病虫繁殖量与生长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效利用其天敌进行治理。在林木疾病防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注意生态环境与树木自身情况[2]。如反复使用药物进行防治,则会对林场生态与林木本身素质造成伤害。而利用病虫天敌种群对林场病虫害进行控制,则可达到长期控制虫害,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树木的目的。害虫天敌颇多,大致可分为昆虫类与鸟类两种。此类控制虫害行动需长期计划和维护,还要加强对各个时期林木生长情况与生态情况的管控。

2.6 提高林木病虫害防治意识 林木病虫害防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团队必须高度重视,正确认知,随时待命,警惕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根据地区情况学习了解可能发生病虫害种类,对症下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预防。

3 结语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有效预防可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只有有效维护生态平衡、观察生态情况、加强防范意识,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维持林场树木健康情况,从而达到长期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才能建立良好的林场生态平衡,进一步促进林场资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林场林木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场住宅
卫生服务模式在二甲医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