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吴江丝绸业

2018-02-14 11:18苏州市吴江区丝绸协会
江苏丝绸 2018年6期
关键词:吴江丝绸纺织

丝绸是一种纺织品。现代丝绸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现在我们称的“丝绸业”即为丝绸纺织业。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军号。四十年来,神州大地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吴江的丝绸业也不例外。

1978年,吴江县工业产值4.1亿元,丝绸纺织业所占工业经济的比重为36%,即三分之一强。2017年,吴江区工业产值3358亿元,丝绸纺织业所占工业经济比重为四分之一。虽然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这个产业的产值总量要比1978年增长560多倍,并且仍然是吴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回顾四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吴江丝绸业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变化的大势,在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继续焕发出勃勃生机。整个丝绸行业出现了以下几大变化:一是行业的规模发生了变化。在国有丝绸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乡镇办、村办的丝绸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东方丝绸市场的建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纷纷前来吴江兴业办厂。二是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生产户快速发展,股份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也占有一席之地。三是企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原来按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传统的商铺销售模式向“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模式转变。四是产业链各环节的消长发生了变化。如种桑养蚕、缫丝、绢纺、真丝织造、真丝绸染整等呈现萎缩态势,而蚕丝被及真丝家纺却发展迅猛,真丝“文创”产品异军突起,化纤纺丝和化纤织造蓬勃发展。五是企业的技术装备发生了变化。一大批境外先进的纺织机械被引进,原来落后的装备被淘汰;近几年,更是出现了智能化装备运用于纺织行业的新气象。六是吴江丝绸的影响力发生了变化。随着吴江真丝“国礼”走向世界外交舞台;随着“中国丝绸小镇”“中国蚕丝之乡”和一批国家级丝绸纺织面料生产基地的命名;随着一批丝绸标杆企业的崛起,如恒力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盛虹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如“上久楷”“桑罗”“太湖雪”等进入全国丝绸品牌行列等;吴江丝绸的影响力比原来更大、更深远。

吴江丝绸业所有改革开放的举措都是在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的,并且根据吴江丝绸产业自身的特点较好地发挥了行业主管部门、丝绸纺织企业和广大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走改革之路

1、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

1980年至1986年,在以“五新、三染、两化”为代表的吴江县丝绸工业系统里,由试行超定额计件工资制和实行岗位工资制,逐步过渡到全面实行“两制”(厂长负责制、经济责任制)和“三改”(改革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

经济责任制方面,实行定人员、定工资基金,包产值、利润、产量、质量、消耗、安全的层层经济承包责任体系。

2、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1987年至1990年,吴江丝绸工业实行全系统第一轮四年承包。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吴江县丝绸工业公司把经营权真正交给国有丝绸企业,以与企业签订经营承包合同的形式,理顺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承包形式有三种:一是递增包干,超收全留;二是递增包干,超收分成;三是固定上缴,超收全留。企业内部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1991年起,有部分企业进入第二轮五年承包,有少数企业进入滚动两年承包。企业将产供销、人财物下放到车间,因厂制宜,深化承包机制,实行形式不同的分块、分线或分厂型的风险承包。1994年,全系统实行全员合同制,并推行净资产保值增值风险抵押承包试点,1995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全面推行“市属企业资产风险抵押承包经营责任制”。

3、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

一是1982年起,无论是县属丝绸工业企业还是乡镇办丝绸企业,掀起了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的热潮。

二是1995年11月,吴江市人民政府同批复同意吴江丝绸集团公司对“五新、三染、两化”的国有资产实行一体化管理。1997年,市政府又将盛泽热电厂、东方丝绸市场、省外贸公司盛泽办事处、盛泽货运总站的国有资产划归丝绸集团公司统一经营。

三是1998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吴江丝绸集团公司改制为国有资产独资公司并被授权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同年7月,丝绸集团公司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共同发起成立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四是2000年,中共吴江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对于竞争性行业实施企业资产“民进公退”“建新租老”并向“建新买老”推进。所有未进入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丝绸企业逐步改制为民营企业。

五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吴江全区乡镇办和村办的丝绸企业都先后改制为民营企业。

二、施开放之策

1、引进先进设备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吴江丝绸业始终把技术改造作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纺织设备的更新换代便是技术改造中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吴江县(市)属丝绸企业先后进行了四轮技术改造,乡镇办丝绸企业亦迅速跟进。尔后,吴江众多的企业都把引进先进设备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1985年,吴江新民丝织厂引进日本产喷水织机,成为吴江县首家引进国外无梭织机的企业。1992年,该厂又首家引进喷气织机。从此,吴江地区无梭织机等先进丝绸纺织机械的进口呈现井喷式的增长。2006年5月,吴江28家民营纺织企业在市纺织商会牵头下,联合向意大利意达集团团购2850台喷气织机,其采购数量和交易额在世界纺织机械设备买卖史上创下最大和最高纪录。一些企业在进口的无梭织机方面又增加了剑杆织机、片梭织机(这两种设备又可以用于真丝绸的织造);针织机械方面,引进了针织提花圆形纬编机(针织大圆机)和经编机。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新生化纤厂和辽吴化纤厂引进法国隆玻利公司二手设备,开启了吴江化纤纺丝生产历史的话,那么2002年9月鹰翔集团上马20万吨化纤直熔纺项目,则为吴江化纤原料生产及化纤织造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序幕。恒力、盛虹、新民等大型企业纷纷跟上,这些企业引进的设备更先进、生产规模也更大。

1987年5月,国营吴江印染总厂划分为三个厂(炼染一厂、炼染二厂、丝绸印花厂)。三个厂先后引进练、染、印主机设备32台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争创国家质量金质奖和银质奖创造了条件。进入新世纪后,新崛起的盛虹集团通过兼并企业和引进先进染整设备等手段,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印染行业的领头羊。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我国纺织设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国产纺织机械和印染机械也进入了吴江众多的丝绸纺织企业和印染企业,对于整个丝绸产业装备的升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建设专业市场

1986年10月,建成开业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依托其强大的商品流通和配套服务的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纺织厂商前来开设经营窗口。筑窠引凤的效果很快凸现出来。丝绸市场几度扩建、几度发展,至今已云集了全国7000多家纺织商行,形成了一个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一体的庞大的市场体系;并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之一。自从“互联网+”融入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之后,交易客商在电脑或手机上即可进行买卖操作,其简易和便捷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2005年起,东方丝绸市场的商品成交额连续多年名列中国纺织品服装专业市场首位。

3、开辟融资渠道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吴江的一些丝绸纺织企业开辟了融资的新渠道,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来发展丝绸、振兴丝绸,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开创出新的局面。

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江苏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等其他四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吴江乃至江苏省运用社会资本发展传统丝绸纺织业的先河。股份公司用募集到的资金用于丝绸纺织及化纤纺丝的项目建设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008年,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从原来的丝绸纺织加工制造商转变为现代丝绸纺织品市场的综合服务商,为盛泽建成“丝绸古镇、纺织名城、面料之都”做出较大的贡献。2018年9月,江苏国资企业与地方民营资本之间持续了一年多的并购重组取得成功。“盛虹科技”持有东方市场68.71%的股份,成为上市公司新控股股东。江苏吴江中国东方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也从国资控股企业转变为民营资本控股、国资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并更名为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本次交易是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上市公司原有资产与标的公司进行深度整合,发挥协同效应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对吴江丝绸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2007年4月18日,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2016年4月26日,江苏华佳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当日挂牌“新三板”。同年8月25日,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正式登陆“新三板”,成为苏州丝绸家纺第一股。。

4、汇聚优秀人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吴江丝绸纺织业一直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吴江丝绸行业欣欣向荣,但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吴江县丝绸工业公司一方面选送优秀工厂干部和职工分别到苏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苏州职工大学进行培养;另一方面建立丝绸职工中等专业技术学校,选拔一批优秀职工带职读书。尔后根据吴江化纤工业发展的需要,又从吴江各地选择了30名高中毕业生送苏州丝绸工学院委托培养。这些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同志后来都成了吴江丝绸行业的骨干力量,好多人还被提拔为这个行业的领导干部。

进入新世纪,吴江区(市)、镇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丝绸纺织人才的引进,特别是近几年,每年要召开有关人才引进会议。每年制订的紧缺人才专业目录中,丝绸纺织类人才不可或缺。紧缺人才专业岗位包括丝绸纺织工程、丝绸纺织材料与开发、纺织品制造与设计等。一些丝绸骨干企业还以汇聚人才为抓手,主动推出企业提档升级的举措:一是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技术中心,共同设计开发丝绸纺织新品,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二是招聘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驻厂直接担负起高级管理职务,职务范围涵盖工程技术、财务审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三是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瞄准丝绸纺织科技前沿,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攻关,谋求占领丝绸科技新高地,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夯管理之基

改革开放初期,在县主管部门的领导之下,各丝绸骨干企业狠抓以基础管理、基层班组建设、操作基本功为内容的“三基”工作,使吴江丝绸精湛的传统工艺同严、细、实的传统管理紧密结合。尔后,包括乡镇办、村办丝绸企业在内,全行业推行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安生生产管理、档案管理等单项科学管理,进而又开展企业管理上等级活动,使企业管理从单项科学管理进入全面综合性管理阶段。许多大中型丝绸企业先后成为国家级先进管理企业。由于管理过硬,吴江丝绸品种的质量也随之过硬,多次在全国、纺工部、江苏省、苏州市的丝绸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1983年1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丝绸产品质量评比中,参评的9个品种,吴江拿到了四个第一。《浙江日报》在同年4月连续发表三篇社论和评论员文章,号召浙江学吴江。在以后的几年中,吴江丝绸业再接再厉又连续夺得了丝绸产品的国家质量金质奖、银质奖共7个国家级奖项。

进入新世纪,改制后的吴江丝绸各类企业以现代企业的标准来推动企业的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标准化建设、品牌建设等新的管理理念已深入到一些骨干企业的日常运行中去。一些企业还积极参与了国家标准、国家纺织行业标准的制定。如苏州慈云公司参与《蚕丝被》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定;鼎盛丝绸公司发起并参与了《宋锦》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审定;山水丝绸公司参与了《缂丝》纺织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审定;慈云公司和山水公司参与了《蚕丝绵》纺织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审定。盛虹集团更是参与了国际标准的起草和审定。2015年,国际标准《纺织品化学纤维长丝沸水收缩率试验方法》发布,盛虹是该标准的主导编制者。这也是“吴江标准”首次走上国际舞台,实现了国内化纤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近两年来,盛虹集团还主导起草国家、行业标准8项,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1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机构的召集人工作。

经过不懈的努力,因为产品质量过硬、特色明显,吴江一批丝绸纺织企业被先后命名为国家级面料生产基地;一些丝绸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一些商标被命名为“中国驰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苏州市知名商标”;多个丝绸品牌在历年的全国评比中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丝绸品牌。

集聚丝绸纺织优势产业的吴江两大镇也因此获得较高的荣誉。以强大的丝绸纺织制造能力和销售能力而闻名于世的绸都盛泽镇,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丝绸星火密集区”“中国丝绸名镇”“中国纺织名镇”“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基地”“中国流行面料采购基地”。以蚕丝被和真丝家纺生产快速发展为特色而重新崛起的震泽镇,先后被认定为“中国亚麻蚕丝被家纺名镇”“中国蚕丝被之乡”“中国阿拉伯头巾之乡”“中国蚕丝之乡”“中国丝绸小镇”。

四、举创新之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创新”始终是吴江丝绸业的灵魂。除了企业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以外,丝绸行业的创新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丝绸产品创新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由于各类长丝纤维逐步进入吴江丝绸纺织品选用的原料范围,再加之织造方式(有梭、无梭、园机针织、经编针织)、织造工艺、织造规格、染整处理工艺等各道工序的变化,丝绸纺织品的品种成百成千倍地增加,数不胜数。如今,吴江企业参加上海、南京、深圳等地的大型丝绸纺织品和服装展览会,每年都要推出上千款丝绸纺织新品。比较强势的企业甚至每年要推出600多款新品,当然其背后有着强大的设计团队和员工的辛勤劳作做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的丝绸文化融入到现代丝绸产品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吴江鼎盛丝绸公司挖掘非遗宋锦的文化元素,在现代电子提花剑杆织机上复制成功,并把宋绵产品运用于服饰、箱包、围巾、披肩等产品的制作中,尔后推向市场。这个公司聘请国内外高级设计师并用“工匠”精神制作出来的“上久楷”宋锦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已有五十多款被国家选用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首脑。2014年该公司为北京APEC峰会各国领导人制作的“新中装”面料,更是响誉全球。这在国内丝绸界来说,绝无仅有。

2、经营模式创新

进入新世纪,震泽镇以蚕丝被和真丝家纺为代表的丝绸终端产品生产企业纷纷到大中城市开设直营店、加盟店,扩大销售范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电视购物形式的兴起,这些企业立即招聘大学生组建营销团队。许多企业将原来的实体店又改为线下体验店,与线上电子商务平台进行有效的联系。这些企业的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

盛泽镇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除了实体经营门店外,有绸都网、宜布网、云纺城等三个较大规模的电子交易商务平台。经营公司和客商不出足户即可进行丝绸面料的交易。

3、发展理念创新

吴江丝绸纺织的一些骨干企业的企业家们,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理念十分强烈。受到本地环境容量的限制、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制约,到外地建立原料基地是他们明智的选择。华佳集团充分利用国家“东桑西移”的政策,到广西、云南开辟种桑养蚕、缫丝的基地;恒力集团到大丰办织造厂、大连办石化企业建立化纤原料基地;盛虹到连云港办石化企业建立化纤原料基地。这些原料基地的建设给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丝绸产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吴江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把丝绸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作为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并把它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去,做得有声有色。

中国宋锦文化园、华佳丝博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还有一些丝绸企业建设的丝绸文化展示厅等,这些各具特色的丝绸文化宣传场所现已成为吴江工业旅游的新景点。吴江开创了农工商旅相结合的丝绸文化旅游新气象。

吴江丝绸业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萧条,都给以外贸接单来组织生产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吴江丝绸业带来严重的冲击。在困难面前,依靠地方党委的坚强领导,依靠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送暖,依靠各商会、协会组织企业抱团取暖,依靠一大批企业家敢作敢为的责任担当,依靠广大丝绸纺织员工踏踏实实的辛勤劳作,吴江丝绸业不断通过转型升级,抓住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当前,吴江丝绸业正在进一步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加速提档升级,与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加倍努力生产出优质、绿色环保的丝绸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吴江丝绸纺织
加州鲈“遇冷”!端午节后市场疲软,吴江大量出鱼冲击多地市场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丝绸情调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