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2018-02-14 09:43赵南宁张琳
理论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赵南宁 张琳

摘要:学生是否有获得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获得感的政治基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延伸,但现实状况是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感知不足。为此,要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内容、方法和保障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学理构建,探索出一套“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推动职能转变和践行群众路线为抓手”的“一轴双轮”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获得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获得感;时代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12-0101-05

基金项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青年支持计划;北方民族大学2018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学生获得感的宁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研究”(YCX1804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南宁(1993-),男,辽宁鞍山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张琳(1971-),女,宁夏吴忠人,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同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满意不满意、有没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一、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基础条件分析

学生获得感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论述中借鉴而来的。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102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至少52次提到“获得感”这个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上,結合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立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果说“人民获得感”是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的试金石,那么,学生获得感就是考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标准。系统梳理学生获得感的借鉴演进过程,深入挖掘这一标准形成的政治基础、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学生获得感的核心要义。

(一)政治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因此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作为颠覆我国政权的主要手段之一。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3]。作为社会的先进分子,大学生既是新事物和新文化的主要接受传播者,也是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传承者。西方敌对势力正是看准这一特点,在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也不足之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无论是成功的几率,还是“洗脑”的效果,都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更为可怕的是,他们利用金钱资助等手段“关怀”在校大学生,让“被关怀者”从内心里接受他们的“善意”,成才后以涌泉报答他们的“滴水之恩”,从而埋下了社会主义接班人可能改旗易帜的巨大隐患。

正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受到西方敌对势力严重影响之时,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等,特别是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党对高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党中央下定决心狠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育人功能,在彻底杜绝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滴水施恩”的同时,也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中得到党的关怀,确保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姓社”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理论基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延伸

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基础上,立足我国现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习近平进一步创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推到一个新高度[4]。如果说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要以人民为中心,那么在高校培养人才时,就要把学生作为学校一切育人工作的中心。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377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几乎涵盖了大学生在读期间从思想引领到吃穿住行的全部内容。因此,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从细节入手,深入挖掘关爱学生的方式方法,充分挖掘育人的独特要素,把这些工作做小做细做实,让学生在每一件细微之事中感受到党的关怀和帮助。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进一步拓展延伸。

(三)现实状况: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感知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情况较好,但仍有个别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感知不足。调查显示,有38%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思想品德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一般、较少或没有;约1/3的在校生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了“一般”及以下评价①。由此可见,仍有较大一部分在校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目的和意义,还有较大一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不足。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378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感知的钝化迟滞,就可能产生“相对剥夺感”。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认为,个体都存在一种对自我进行评价的驱动力,若进行评价时无法找到客观的参考标准,那么个体会倾向于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和认识自我[5]。换言之,当一部分学生在掂量自己的实际获得时,以他人为参照系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常常处于劣势便会产生受剥夺的感觉,进而表现出愤怒、怨恨或不满等消极情绪,阻碍获得感的转化。因此,只有遵循人的思想行为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大学生认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收获,才能促使他们产生更多获得感,从而积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学理构建

“获得感”(Sense of Gain)是在“获得、获益”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感觉、意识”,是表示获得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现多指努力使各项改革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②。“学生获得感”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欲求之后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反应,它所表达的是学生的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6]。下面从主体、内容、方法和保障四个维度对学生获得感进行学理构建论述。

(一)主体维度:全体学生的获得感

学生获得感强调的主体是学生,范围是全体。让全体学生都有获得感,是学生获得感的最本质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强调全体学生的获得感。全体学生的获得感指的是所有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而不是指大多数学生,也不是指“平均”“人均”。因为每一名学生的家庭出身和成长环境等各不相同,所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尽最大努力做到量体裁衣、“精准思政”,把“一切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不让每一名学生落伍掉队,在解決学生个人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呵护,能够在配合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工作的同时拥有收获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要强调全体学生的主体创造。有“获得”不一定有“获得感”,但有“获得感”就一定有“获得”,“获得”是“获得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7]因此要让学生有获得感,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在付出努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获得感。

(二)内容维度:全过程全方位的获得感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376学生获得感,关键是“获得”,这个“获得”既要全面,又要具体,这个“获得”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有全过程全方位的获得感。

第一,全过程的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程育人,是指大学生从迈入校门开始,到毕业离校为止的这一过程中,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精心安排到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引导的实践活动。学生获得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学生有没有全过程的获得感是评判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否做到全程育人的有效反馈。在探讨全过程的获得感时,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8]330、“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9]的深刻内涵,按照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规律做思想政治工作,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追求全过程的获得感时,违背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第二,全方位的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育人,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10]中,充分发挥它们培养教育学生的功能。要探讨全方位的获得感,就要强调高校每一项具体工作的中心都是学生,只有坚持一切为了学生而进行工作,学生才能有获得感。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始终关心和爱护学生成长,为他们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11]175。

(三)方法维度:感知得到的收获

如何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收获,这是学生获得感在实践方法上应该进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有获得感,从获得的认识论上讲,要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收获;从获得的方法论上讲,必须让学生有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其一,直接感知的“实惠”。学生能够产生获得感,关键是要有可以衡量的感知。换言之,只有个体用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外界客观现实所发生的变化,再通过与自己以前的印象进行衡量对比,得出“现在的收获大于以前”的结论,才能有收获的喜悦,进而产生获得感。这些可衡量的“实惠”就是习近平概括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12],它既包含物质收获,又包含精神收获,如学生所获的物质资助、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的关心频次、高校管理者为学生提供的服务便捷程度等。

其二,符合学生需要的改革实践。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关键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学生关注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涉猎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想方设法提供什么,学生期待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就应该规划什么,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围绕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切实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而不是在搞“面子思政”,使之成为领导干部的“政绩”,那样只会让学生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四)保障维度:全面依法治校的制度保障

让学生有一时的获得感仅仅是学生获得感实践的第一步,如何能够一直让学生有获得感是关键所在。因此,全面实施依法治校,注重培养學生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是保证获得感得以延续的最有力举措。

首先,学生获得感的基础是法治。“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仅仅是停留在人的认识层面,收获的喜悦心情也是短暂的,外界稍有风吹草动便会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继而使学生再次产生危机感,恐怕失去自己所得。全面实施依法治校可以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给予学生一个保障,确保他们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既是学生可以持续拥有获得感的制度保障,也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生动实践。

其次,培养法治思维有助于提升获得感。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巩固全面依法治校成果,把法治理念牢牢扎根在学生心中,使之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养成“遇事找法”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依法依规处理矛盾纠纷,牢固树立起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营造人人守法、人人敬法、人人遵法的法治校园氛围,形成全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良好局面,这样既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怨气、心服口服,又能全面提升获得感。

三、提升学生获得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也在逐步增大,只有准确把握学生获得感的核心要义,最终回归到习近平关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重要论述上来,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学生获得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要求是探索“一轴双轮”工作机制,让全体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拥有全过程、全方位、可感知、有保障的获得感。

(一)一个主轴:坚持党的领导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根本政治保证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3]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获得感,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2]379,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第一,党的领导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政治保证。党领导一切工作,换言之,只有党才能调动一切的优质资源,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和办法,用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其他力量根本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第二,党的领导是把稳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这个根本方向一定要准确把握。让学生从小接受社会主义阳光的沐浴,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的滋养,接受社会主义物质的资助,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心中长存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三,党的领导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改革的有力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也是重中之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下大力气推动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这也是让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中有所收获的最有力的保证。

(二)双轮之一:推动职能转变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有力改革举措

习近平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14]同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从“管理”职能转变为“服务”职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核心。第一,推动职能转变是高校领导者深化改革决心的体现。如何让学生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中得到红利,对未来充满信心,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看到高校领导者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勇气,而推动职能转变就是最直观、最生动的决心展示。第二,推动职能转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探索创新。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管好”学生为主要目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效果。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这样做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获得感。第三,推动职能转变是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两种状态的运动都是由事物内部包含的两个矛盾着的因素互相斗争所引起的。”[8]332推动职能转变既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放下身份,走近学生,消除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又可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减少或避免与学生发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引起的矛盾,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三)双轮之二:践行群众路线是提升学生获得感的有效延续方法

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实践证明,走群众路线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习近平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11]368通过走群众路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决策,不断延续学生的获得感。一方面,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2]102。有些时候高校顶层设计在基层得不到落实,不能很好地服务学生,学生反映强烈。践行群众路线可以直接让“两头”的当事人面对面交流,避开了中间的转达环节,避免了“老师说了算,学生只能看”的现象,从而使好政策能够原汁原味地落实到基层中去;另一方面,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的个人困难。列宁指出:“不同个人利益结合,什么也办不成。”[15]只有解决了学生的个人利益问题,学生才能对思想政治工作者心生敬意,更进一步才能听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安排。因此,走群众路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解学生所需的必然要求,是准确掌控学生思想动向的工作方法,是让全体学生共建共享,不断增强获得感的最有效手段。

注释:

① 参见:王火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分析(上)》,《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② 参见: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8900万党员注意!今天,请温习这100个十八大以来的新名词》2017年7月1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

[2]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8.

[4]邵雅利.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深刻意蕴与实践路径[J].理论导刊,2017(9)∶78-82.

[5]Festinger, Leon.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J]. Human Relations, 1954, 7(7)∶117-140.

[6]郗厚军,康秀云.基于学生获得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转型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5)∶36-40.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66.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9.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76.

[15]列宁全集(第5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449.

【责任编辑:梁钧】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做到“十个坚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