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导刊2018年总目录

2018-02-14 09:43
理论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探析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史纵横

放40周年

改革开放40年扶贫开发:历程·成就·经验

王玉福闫艳(11·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文化思潮的演进逻辑

与历史效应卢文忠(12·04)

邓小平对启动改革开放的多维考量

陈豪(12·09)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的青年工作思想沿革及

啟示吴山(12·16)

执政党建设

法治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

路径探析李明娜闫坤如(3·04)

旗帜鲜明讲政治

——论习近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体系

钟宪章(3·10)

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探析

——基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场域

姚茂军邓淑华(3·15)

关于推进制度治党的几点思考

吕永祥(3·20)

腐败治理权分置视域下完善政治巡视制度的构想

袁忠杨柳(4·04)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领导干部敬畏感的三重维度

熊小伟(4·08)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国有企业党建

工作研究述评王冠群仝晓(4·13)

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发挥问题探讨

——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王芝华(5·22)

党内治理现代化的伦理意蕴纪中强(5·27)

论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李金哲(5·33)

城市智慧党建的创建逻辑、功能定位与

路径选择刘舒(6·19)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推进党内民主的思考

吴琼华(6·26)

不忘初心:从“赶考”到“答卷”

陈睿张福运(6·32)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党组织延伸的创新

路径探析张晓妍(6·37)

中国特色新型党建智库建设:内涵、困境

与对策王永志张亚勇(7·04)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忠诚文化建设探论

——基于广西H市的调查龚晨(7·09)

国外政党的党内监督:主要做法、现实困境与

经验启示罗星(7·16)

试析习近平关于党内法规制度的重要论述

杨云成(8·40)

突出政治功能: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

内在要求王海荣闫辰(8·46)

党的纪律规矩视阈中的特权现象及其

防治之道管仕廷(9·04)

论党内激励的逻辑要素及推进路径

张平赵昊杰(9·10)

新时代党的领导力提升的内涵、缘由和

路径分析黄清迎(10·59)

重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探论

王海滨(11·10)

新时代基层党建民主化系统建构的四重向度

黄立丰(11·15)

政治与社会

“吉登斯悖论”下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研究

刘秋生樊震超陈翔张同建(1·15)

国家建设视角下的民主化与市场化建设析论

赵玉丽(1·22)

“互联网+统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分众

统战问题探讨

——以浙江省为例张佳慧(1·28)

制度型再分配的理论基础与中国再分配制度

改革建议王文龙(2·04)

民主视阈下公共空间建构的多维审视

孟耕合(2·12)

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2015年度陕西省青年的思想动态调查

杨建科赵丰艺李昱静(2·19)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论述及其

现实意义陈建兵贺娜(3·26)

论权力自觉的逻辑内蕴与现实路径

马晓星(3·30)

新时代志愿服务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通与实践

陶新宏(3·35)

农民工政治参与中的制度供给问题探析

马正义(4·48)

转型期民粹主义的影响及其应对

闫生金(4·54)

新时代农村年轻女性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

——基于陕西农村的抽样调查

魏红梅(4·58)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透明度研究

张西勇(5·04)

生态学视角下互联网新媒体伦理解析

于孟晨梁华平(5·12)

略论劳模精神的孕育传承和发扬光大

——兼谈新时代劳模精神研究的重要任务

孙凡(5·18)

社会结构视角下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苏流芳(6·04)

构建“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法治化路径研究

邓凌刘陶林张志辽(6·11)

政治权威与转型国家的“秩序困境”解厄

黄修卓周全华(7·22)

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视域分析

张红建(7·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热点

聚焦与发展理路

——基于CNKI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韩瑞波(7·34)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及其应对贾钢涛桑万达(8·53)

改革开放“非意识形态化”之误读及其辩正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李东明(8·58)

当代中国“佛系青年”价值观初探

叶穗冰(8·63)

中国公务员薪酬标准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

罗旭华(9·15)

试论政府信任的三级本质

胡晓利(9·22)

网络谣言叙事范式及“跟进式”治理研究

陈婷浦玉忠(9·28)

公共价值视域下的地方廉政社会评价模式研究

曾明陶冶华(10·04)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

建构探析李晓阳(10·14)

新时代青年政治意识提升的四重向度

徐建飞(10·20)

意识形态建构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

有效引导

——基于延安时期的考察朱雪平(10·26)

民族国家建构视阈下的政党权威析论

——兼论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吴永(12·22)

党政合署体制下党的工作机关行政法律责任探析

曹舒(12·29)

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机遇、挑战和

发展态势张亚丹张亚娟(12·37)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公民主体意识及其培养

初探吴大兵(12·4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领导干部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逻辑及实践向度

耿嘉敏王婷(1·63)

网络传播学视角下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主体

系统研究葛学彬范征李松林(1·69)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形成渊源探析

崔治忠(1·77)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及最新阐述

王永胜(2·27)

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郜战红(2·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逻辑析论孙倩倩张平(4·19)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

“三个转变”

——基于1946-1956十年间的文化建设实践

顾濛李宁(4·25)

共享发展的方法论选择及其应用刘少东(4·30)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内在依据及其深刻意蕴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常黎峰赵宇辉(5·40)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三重维度与当代建构

杨玲(5·4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实干”

思想及其实践要求栗智宽房新蕾(5·54)

由独白转向对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路径

张蕴(5·60)

习近平亚洲区域合作思想探析王在亮(6·62)

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价值统一

——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与自然价值的视角

曹家宁刘吉发(6·70)

习近平妇女发展思想核心理念及其时代价值初探

李玲(6·75)

毛泽东对外宣传思想的回顾与启示

杨彩霞(7·41)

习近平新时代巡视工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

基本特征李磊(7·47)

跨越发展陷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

吴宁武彦斌余华(7·54)

从马克思的“三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

“伟大社会革命”论断

李仙娥张笑然(9·33)

话语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全球

正義及其可能 刘海龙(9·38)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产业核心作用探析

张伟娟邓翠华(9·45)

何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下的

三维探析 欧永宁吴翠云(10·31)

习近平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老话题”

与“新特征”王强(10·36)

习仲勋的宗教工作思想及其特点

张晓晨(10·43)

论当代共产主义话语的建构

——价值、实践与“世界历史”视角

王培洲(10·48)

“创新创业”背景下习近平青年择业观析论

余卉(10·54)

略论“四个伟大”的哲学意蕴

刘瑜(11·34)

习近平新时代多样文明重要论述探析

粟莉(11·39)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重要论述的

多维度探析钟国云陈欢(12·72)

刍论真理问题的纾解及意义

——兼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真理性王建国石加友(12·80)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PPP扶贫模式研究 张碧波(1·35)

大数据时代的社会协同治理框架再造

——基于“主体—机制—目标”的分析

徐艳红伍小乐(1·41)

调适、整合与嵌入:地方治理中的执政党功能

问题探析刘蕊方雷(1·48)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干部的“微腐败”及其

治理路径周师(1·54)

公共决策制度构建阶段公众参与问题探究

宋海风(1·5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的逻辑

框架及战略方向郎晓波(2·36)

从虚拟走向现实:网络反腐的式微及其制度化

出路谢遥(2·41)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高梅书季甜甜(3·46)

从“小豆选”见“大民主”:中国基层民主的

历史与经验 张力伟陈科霖(4·36)

美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及其中国借鉴

孙涛(4·42)

大数据融入协商民主的战略价值与实现路径

郭一宁关平(6·42)

法治融入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展望

——基于乡镇综治工作的考察

王裕根(6·47)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三重机制与

变革路径韦诸霞周均旭(6·55)

从社会管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内涵、

逻辑及其方式的转换 侯恩宾(7·60)

刍论政府数据治理模式的构建

唐莹易昌良(7·68)

固守、批判与创新:近代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三维度分析 霍文忠张龙辉(7·75)

中国特色党政关系构建的理论背景、历史进路

和新趋势崔言鹏高新民(8·04)

新时代地方党政机构改革模式探析

伊文敬张志红(8·13)

平台型治理:内涵、缘由及价值析论

刘家明(8·22)

包容性发展与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公平供给机制

优化研究于海燕黄文义(8·27)

网约车监管困境与治理策略

——基于政策网络视角梅家昊(8·32)

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方向与道路的统一

王钰鑫(9·50)

农村“精准养老”模式的建构:从同一性向

差异化的转型 类延村冉术桃(9·55)

基层政府服务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角色归位

李兆友胡平(9·66)

起点信任与过程信任: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

治理的双阶逻辑王通(11·20)

国家治理体制改革中党委、政府与社会的结构性定位

——基于淮海路街道改革实践的探讨

刘玉东(11·27)

改革研究

从单向信任到双向互信:新时代国家治理进程中

地方政府与公众的信任机制探究

向良云杨筱(12·49)

数字政府视角下网上行政审批特点、困境与

突破策略屈晓东(12·54)

空间重构语境下城市封闭社区的治理:生成

机制、属性分析与转型进路胡贵仁(12·59)

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饶丹黄健元(12·67)

“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文化小康思想的逻辑与价值探讨

姚翼源黄娟(1·93)

网络信息技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作用路径

邝小军陈向科曾文(1·98)

精准扶贫中的社会扶贫析论仲德涛(4·85)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创客“微创新”素养

培育与团队构建研究莫凡(4·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实现理路

孙海燕孟宪生(5·64)

乡村扶贫物质资源供给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四川省A村的个案调研

王巍(5·70)

民俗体育活动的农村社会治理功能

——以关中地区民间社火为例

李国华(5·77)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条件析论

——基于全国榜样名村案例的总结

陈全功(11·59)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陕西省为例李昌和(11·65)

精准扶贫中的诚信问题及解决路径

陈巧玲高家愔时宏伟(11·71)

探讨与争鸣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主体理论构造

——以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王勇(2·63)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吴阳李晓红(2·71)

马克思特利尔时期著作研究的四个主要议题辨析

金德楠(3·51)

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及中国参照

王临霞(3·55)

理查德·霍加特的阶级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化解与升華

——兼谈文化研究的一个用途

李曦(3·63)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转向论略

刘冬冬(4·64)

空间与政治:两种空间概念的政治意义

王涛(4·70)

时间辩证法及其教育意蕴新探江洪明(4·75)

《春秋繁露》中的“原始思维”探究

张晓东何江新(4·80)

新时代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

路径选择胡恒钊(6·87)

论“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我国残疾人政策的

时代转向 梁德友徐璐璐(6·92)

试析罗素的自由观刘诗贵(6·99)

“役使对价”理论假设——对一种社会政治

现象的解释赵绥生(8·77)

周礼文化的文明基因与遗传密码

——以《周礼村落》的文本研究为例

张亚斌(8·83)

网络虚拟道德的内在理路及其论域

黄河(9·75)

“创新人”假设的生成依据及其内涵

胡雨晗(9·81)

论文化公共品生产供给的类型及其规制

盛德荣(10·68)

复杂现代性语境下的公共品质提升:价值、

问题与路径邢盘洲(10·74)

与时俱进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刘权政(10·80)

休谟“旁观者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

汶红涛(10·84)

历史维度下马克思人类社会共同体形态演进

思想论略宁乐锋何艳(11·45)

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李贵成夏承海(11·52)

刍论“绿色创业”理念的价值哲学基础

祝杨军(12·85)

何谓法家?

——先秦法家的政治观探析

任健峰(12·89)

文化强国论坛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生成的

路径探讨孙景珊张宇(1·82)

中国内生型慈善文化建设研究赵立新(1·88)

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文化表征

赵志业胡钢(3·8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理论视域

杨玢(3·93)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及战略选择

赵聪聪(5·83)

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文化的发展及培育路径

雷娜左鹏(5·90)

民主与法治

犯罪化策略与守法策略:博弈分析与制度镜鉴

徐伟(3·70)

中国海外投资利益保护的法律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祝宁波(3·74)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立法的定位与完善

彭振(3·80)

智能时代环境司法机制的再造徐骏(5·95)

互联网+思维下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纠纷

解决机制创新 欧丹(7·81)

设区的市立法质量提高的逻辑理路

李店标(7·88)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语境下刑事错案防范探析

——以刑事侦查为视角

陈敏王露广文革(10·103)

诱惑侦查合法性判断标准之建构

——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谷永超(10·107)

國家监察权规范行使的程序构建与法律监督

魏文松覃晚萍(11·75)

强制调解制度的理论证成及制度实现

李昌超詹亮(11·82)

网络文化背景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近10年著作权犯罪相关案件的实证分析

程莹孟文玲(11·88)

传统“情理法”在陕甘宁边区的嬗变

张克祯赵俊鹏(11·94)

经济大视野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方式探究

——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调查数据

梁淑雯李录堂(2·78)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内需不足现象及其对策

张小瑛靳铭(2·85)

刍论交通因素对住宅地产价格的影响

——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因子为例

杨茂盛郑芳(4·108)

新时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创新宏观调

控模式研究公丕明公丕宏(10·90)

碳税征收的国际经验、效果分析及其对中国的

启示周海赟(10·96)

科技与教育

微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新境遇及路径选择

向宇森王华敏(1·102)

我国“综合类”政法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法律

人才问题及对策研究倪楠(1·107)

儒家文化嵌入视角下大学治理的文化特征与

治理路径肖柯(2·99)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以高等教育产品属性为视角

贾朝晖(2·103)

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四化”探析

常素芳(2·108)

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

对策探析刘卫国(4·103)

基于教师自主发展的大学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构建研究黄永亮(6·104)

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问题探论

张铁军(6·111)

高校通识教育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及对策研究 陈兵鲁杰(7·94)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动力观的话语叙事及当代审视

张文君孟宪平(8·96)

微媒体传播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路径孟燕张健(8·102)

学术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

郑安云郭雨(8·107)

哲学与时代

逝者如斯夫生生不息

——关于时间的能动虚无性王佩琼(1·04)

矛盾律和排中律析论曹飞(2·47)

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哲学旨归杨雨濠(2·52)

消解与超越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环境伦理学

的两种范式张敏胡建东(2·58)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及对策

——以陕西省四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为例

王艳(9·91)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

路径探索南亚娟苏玉波(9·96)

过程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度”的三维论析

陈沉(12·95)

提升学生获得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

赵南宁张琳(12·101)

“一带一路”建设与西部大开发

陕西对中亚地区开放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吳航李冬杨洁(3·99)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

话语变迁 陈怀平沈轩羽李天姿(9·86)

世界经济与政治

TPP自贸区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的美国因素

——美国亚太战略的深层逻辑管窥

张雄(11·106)理论述评

近年来国家文化治理研究述论

郝淑芹杨玉强(2·92)

对个人主义的超越与公共性品质的生成

——罗伯特·贝拉《心灵的习性》读解

曹红玲(4·98)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阎树群吕亚楠(8·90)

热点透视

网络语境中的话语暴力现象析论

王越芬鄂丽美(6·81)

文史纵横

1930年代左翼乡土小说的历史价值、局限及

当下意义田丰(3·106)

生活美学的价值取向及其现实意义析论

张静赵伯飞(5·101)

梁启超国民素质培养观念的体系性认识

赵万峰(5·108)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属性分析

裴亚琴张宇(7·101)

花袭人世俗女性身份多重组合特质论

袁方(7·108)

中国共产党人从“有我”通向“无我”的哲学诠释

——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

建设相结合的视角邱兵(9·101)

刍论戏曲在高校和大学生中的传播发展

——以陕西地方戏曲为例

张艳徐利兰(9·109)

明清山陕会馆雕刻艺术的美学价值探析

李丹(11·100)

两汉关中豪族与皇族联姻考论

唐会霞(12·106)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

猜你喜欢
探析时代
VR阅读探析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