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运用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探析
——以趋向动词“来”和“去”为例

2018-02-17 01:35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期
关键词:趋向用法短语

赵 煜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多媒体技术运用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探析
——以趋向动词“来”和“去”为例

赵 煜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多元化的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趋向动词一直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趋向动词“来”和“去”在使用范围上交叉性较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误,本文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分析了趋向动词“来”和“去”的用法差异后,得出对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点启发。

多媒体技术;“来”和“去”;对外汉语教学

1 引言

说到动词“来”、“去”的关系,人们首先往往会想到“反义词”。的确,汉语中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这点,如在《西游记》中:

(1)“敢问高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啊?”(孙悟空)

(2)“拿着这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1]。”

在上例中可见,从实词角度看,“来”、“去”的方向截然相反,从而构成了反义关系。但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动词,除基本语义是表示空间位移的实义动词外,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很多情况下语义有了引申,呈现出从实词到虚词演化的状态,不仅可以单独作谓语动词使用,还可以和其他动词连用,构成动补短语、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2]。本文主要通过探析“来”和“去”在趋向相似的虚用意义时的不同之处,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趋向动词“来”和“去”的教学方法。

2 趋向动词“来”和“去”的相似之处

作为基本趋向动词的“来”、“去”,其趋向性包括两方面的意义:方向和趋势。“方向”是实用,即表示运动或动作的实际方向;“趋势”是虚用,即表示某种活动的发展趋势或者抽象的运动趋势,这是它们的根本特点之一[3]。在演变过程,“来”和“去”语义逐渐虚化,功能也因此逐步趋近,到语气助词表达情态时,两者大多数时候可以互换。

2.1 具有空间位移的方向性

“来”和“去”所具的方向性,不仅包括实际空间的方向性,而且包括心理空间的方向性。例如:

A:明天咱们见个面吧。

B:在你家还是我家?

A:(3)我来/去吧,你在家待着就是了。

不论是“我来”还是“我去”,都是指从A家向B家之间的运行轨迹。

2.2 具有动作指向的目的性

“来”和“去”作为基本趋向动词,具有趋向动词所特有的移动的目的性特征。例如:

(4)渴死了,赶紧帮我倒点水来/去。

上句中不管是“来”或者“去”,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那就是——帮忙倒水。

2.3 具有一定的参照点

“来”和“去”动作的参照点是“说话人心理空间所在的位置”,这包括三种情况:实际所在位置、观察视点位置、心理想象位置[2]。而在人们日常接受的信息中,80%以上来自于视觉器官,因此,在语言事实中,参照点是“观察视点位置”的情况居多,例如:

(5)“谢谢你们的热情款待!欢迎你们来/去上海玩!到时我给你们做免费导游。”

不论选用“来”还是选用“去”都表示以听话人所在地为参照点,离开他所在的位置而朝向上海。

3 趋向动词“来”和“去”使用范围的差异之处

“来”和“去”虽然在虚化用法上具有可互换的相似性,但为更好的在实际上正确运用,我们应该选择更适当的用法,因此,探究“来”和“去”之间用法上的差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从参照点来看

趋向动词“来”、“去”反映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同一位移,“来”主要表示由远及近,以终点为参照点,“去”表示由近及远,以起点为参照点。例如:

(6a)“你怎么不在美国好好待着,来中国了?”

(6b)“你怎么不在美国好好待着,去中国了?”

在上例中,“来”和“去”的起点位置都是美国,终点的位置都是中国,但由于说话人的位置不同,即参照点不同,(6a)是以以终点为参照点,趋向中国;(6b)是以起点为参照点,背离美国。

3.2 从搭配关系来看

3.2.1 与动词搭配 趋向动词“来”“去”在和其他动词连用,构成动补短语、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时,其适用范围要根据与动词的搭配情况而定。

3.2.1.1 动词指向的结果的可知性 行动一般会造成一定的结果,动词的结果分为两类:可知性与不可知性。当结果是说话人可以感觉到的或抽象地看这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造成的结果从不可见变为可见时,一般情况下会选用“来”。例如:

(7)“这种花香闻起来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8)“妈妈一眼就看出来她不对劲。”

(9)“几年不见,我都快认不出你来了。”

不管是明确感知还是微弱感知,这里的“来”无疑都是表示对于结果的可感知,感受主体的视觉、嗅觉、触觉或听觉都可以被调动起来,给感受主体留下一种印象,得出一种结论。这种印象和结论无疑都是从不可见变为可见,慢慢显现。

相反,当结果是说话人不可以预料到的或抽象地看这种动词所表示的动作造成的结果从可见变为不可见时,一般情况下会选用“去”。例如:

(10)“当心点,从这里摔下去可就不好了。”

(11)“他们家有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摔下去的结果,生或死,是不可预测的,是由摔之前的“生”的确定到摔之后的生死未卜,同样“嫁出去”的未来也不可知,因此“去”更适用。

(12a)“虽然这三个月条件很艰苦,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

(12b)“不管接下来的日子有多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

(13a)“九死一生,他终于活下来了。”

(13b)“他发誓一定要活下去!”

在上述几例中,“坚持下来”和“活下来”的结果对于现在无疑是可见的、可知的。而“坚持下去”和“活下去”的结果是指向未来,而未来是不可知的。由此可见,“来”“去”分别与可见不可见、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关。

3.2.1.2 动词性质 与趋向动词“来”“去”搭配的动词可分为发现义和消耗义。发现义与主体的感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指向结果的可知性,因此,一般用“来”表示。例如:

(14)“你的任务就是把这篇文章的所有错别字都找出来。”

(15)“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我想不出来。”

“找/想”都带有发现的意义,同样的还有认、猜、查、追究、追问等一类表示对结果的探求,是对结果的确定,这种情况下,只能用“来”而不能用“去”。

相对的,消耗义是由不可见义和不可感知义引申出来的。例如:

(16)“解这道题用/花/耗(去)了我两个小时。”

(17)“这单生意他又搭/赔/贴进去十万块钱。”

(18)“我实在是咽/吞/喝/吃不下去这些东西了。”

在上例中,时间、金钱、食物都在这些动作之后相较于之前无疑是耗损了,因此,只能用“去”来表示而不能用“来”。

与趋向动词“来”“去”搭配的动词还可分为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马庆株先生认为,“内向动词可以分为表示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的‘吃’类、‘看’类;表示受事客体进入施事主体可以控制的范围的‘抱’类;表示工具或材料进入某一个客体的如‘插’类。外向动词可以分为表示由主体内到主体外的‘呼’类、‘表达’类、‘踹’类[4]。”

在讨论这类动词与“来”“去”搭配时,应结合动词的结果是否可感知和动词的性质是消耗义或是发现义来考察。例如:

“吃”在结合其消耗义中,只能与“去”搭配,如:吃下去、吃进去。但将“吃”与结果的可感知性联系考虑,则也可以与“来”连用,例如:

(19)“一顿饭吃下来,大家彼此之间都有了一些了解。”

吃饭的过程,让彼此之间不熟悉的情况大致有了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是对由不可知到可知的过程,因此选用“来”。

3.2.2 与人称搭配 表示主体空间位移时,动作对人称有要求。

(1)当以第一人称叙述时,参照点不同,“来”“去”的用法也不同,如果人或事物朝说话人方向移动,就用“来”,否则就用“去”,例如:

(20a)“你到我这儿来。”

(20b)“你到他那儿去。”

在(20a)中,说话人“我”以自己为参考点,才会用“来”;在(20b)中,说话人是远离“我”的,更接近第三者“他”,选用“去”。

(2)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时,则以正在叙述的人物所在的位置为参照物,例如:

(21a)“他刚下飞机,朋友就过来为他接风洗尘。”

(21b)“他刚下飞机,就赶去朋友的婚礼了。”

在(21a)句中,以“他”为参照点,朋友趋向他,因此用“来”不用“去”。

在(21b)句中,以“他”为参照点,他趋向朋友,因此用“去”不用“来”。

3.3 从受众的心理来看

根据前人对趋向动词“来”和“去”在实际语料中出现频率的统计报告表明“来”和“去”的用法是非对称、不平行的:“来”在实际预料的出现频率要高于“去”[2]。这不仅是一方面因为“来”比“去”意义更丰富,另一方面则是除“来”和“去”所表示的空间基本语义外,我们还应关注受众的心理要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并体现在具体细节中。“来”和“去”的运动方向不同,一个趋向目标,一个远离目标。只有靠近参照点的“来”,人们才有可能紧紧把握,成为自己的所有物。在汉语中,人们总是把喜欢的看重的方面放在前面,例如:“一来二去”、“思来想去”“来龙去脉”等等,而“去”字在前面时表达的却是不容乐观的情况,如“死去活来”。由此可见,在心理上,人们更偏爱“来”。

以“说出去”和“说出来”为例,“说出来”、“说出去”虽然都能说,但意思不一样:“说出来”表示在说话人所处的环境范围中,主体在心理上是可控的;而“说出去”是把信息传播到主体不可控的范围,常有把信息扩散到不该扩散的地方的意思。

在心理上,一般较理想的情况用“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期盼;较不理想的情况用“去”,表达一种不快之感。

(22a)“还好,他已经苏醒过来了。”

(22b)“不好,他又昏迷过去了。”

(23a)“四处奔劳,他终于把业绩提了上来。”

(23b)“你什么时候才能把业绩提上去啊?”

(24a)“经过三个月的锻炼,我终于瘦下来了。”

(24b)“茶饭不思,他眼见着瘦了下去。”

在上述例子中,a句中用的是“来”,表示的情况都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的发展,b句中用的是“去”,表示的情况都是人们不乐意见到的情况。从受众心理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和“去使用范围的差异。

4 多媒体技术视角下的“来”、“去”对外汉语教学启发

4.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趋向动词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值得我们对其深入地研究。而“来”和“去”作为趋向动词中使用最为频繁且容易混淆的一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上述对“来”和“去”在使用范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的分析基础上,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对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将音频、视频、图形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2 趋向动词“来”和“去”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就笔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点经验积累来看,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如何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最直观的形式把一个词、一个语法点解释清楚。就趋向动词“来”和“去”的意义和用法,上述我们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这一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能快速地消化吸收,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技术的恰当使用,即能事半功倍。

对趋向动词“来”、“去”意义和用法的讲解,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汉语水平,认真备课,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讲解,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两者在使用上的异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本文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为出发点,对趋向动词“来”和“去”在使用范围上的差异之处分别从参照点、搭配情况、受众心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趋向动词“来”和“去”,我们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找到了突破口,具体怎么更好地结合、更好地利用,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1]郭萍.多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2]沈琳.论趋向动词“来”、“去”的应用规律[J].语文知识,2010(2):35-38.

[3]姜南秀.现代汉语趋向动词“来”“去”的语义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66.

[4]沈光浩.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来”类趋向动词[J].科教文汇,2008(4):190.

[5]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C].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7.

[6]张发明.趋向动词“来”“去”新议[J].四平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94.

H195;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8)01-0136-03

赵煜(1993-),女,汉,山西省晋中市,硕士,西安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趋向用法短语
实用趋向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作”与“做”的用法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特殊用法
《健民短语》一则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