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干杏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8-02-18 14:35周永汤永张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病虫害

周永 汤永 张琼

摘要    一般而言,树上干杏本身具有较优的病虫害防护功能,但若种植不科学,树上干杏受病虫害的影响便逐渐加大。为了提升树上干杏种植的整体效益,减少病虫害影响,本文阐述了树上干杏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树上干杏病虫害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树上干杏;病虫害;发生症状;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6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149-01

树上干杏原产地为新疆,属于比较稀少且营养价值极高的杏类食品。对于食品而言,美味属于第一价值要素,而稀有则属于第二要素。树上干杏刚好具有以上2点特征,因而目前为止,树上干杏仍旧是国内比较著名的果肉类食物,受多个省(市)人民的喜爱。虽然树上干杏的销售市场可以稳定,但其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仍然是种植。只有在相对稳定和健康的情境下种植,树上干杏才具有商品價值。随着树上干杏种植区域的不断扩大,病虫害等负面影响因素在种植区域内表现愈加明显,对树上干杏的正常种植造成了一定影响。故针对此,本文阐述了树上干杏的来源及食用价值,对其病虫害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树上干杏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    树上干杏的来源及食用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树上干杏来源于新疆伊犁地区。初期阶段树上干杏属于野生果,并未被高效开发。而树上干杏之所以成为了重要的瓜果商品,一方面与其高质量的口感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则与其种植所需自然条件紧密关联。树上干杏适应于在逆温带地区生长,且不适应在湿冷地区生长。伊犁地区冬天气候相对较干,昼夜温差较大,与树上干杏生长所需的环境极为相符。新疆地区因气候的特殊性,当地生产的瓜果本身相对就较甜,树上干杏又属于成熟后不下落的特殊果品种类,因而在多重种植优势的作用下,诞生于新疆伊犁的树上干杏便甘甜美味。深入调查后发现,在初期阶段树上干杏的生产基本上以自然生长为主,灌溉水为山上化雪后的水,也有一部分区域是依靠天然降水补给水源。但在近期内,随着树上干杏的食用价值不断提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人工种植树上干杏,但由于种植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生产的树上干杏口感良莠不齐。人工种植所使用的方法一旦出错,影响的不仅仅是食品市场的商品质量,更会加大病虫害作用空间,令伊犁地区的树上干杏种植处在危险局面中。因此,相关人员应尽快针对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减少病虫害对树上干杏种植造成的危害。

杏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甘甜中带有一丝苦涩,可令人回味无穷。树上干杏因生长环境特殊,故令其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食用功效。首先,树上干杏具有丰富的纤维体,纤维体可以对人们消化系统起到活跃作用,可以预防消化道疾病。其次,树上干杏并不具有任何的毒素,只要食用者将食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中,那么食用者便可以在享受树上干杏美味的基础上,不损耗任何的身体机能,无食用副作用。此外,经过专家检验发现,树上干杏中也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物质同样可以预防人体疾病,重点是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人们发生血栓、凝血机制不足等病症的概率。

同时,有一部分食用者表示,当自己在食用树上干杏后,常常会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这是因为树上干杏具有增加人体水分吸收效率的作用。只要人们食用正常的数量和食品质量可保证,就可以达成多种身体调养目标,如增强人体机能、通便减肥等。综合而言,树上干杏对于人体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

2    树上干杏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2.1    树体流胶

2.1.1    发生症状。一般当树上干杏的树干区域产生裂缝现象时,并不直接代表发生了树体流胶现象。这时应该先对树体的具体状况进行观察。当树体裂缝中产生一些流动状态的胶体物质时,应进一步观察。如若流出的胶体在直接接触到空气后产生变黄现象,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固体状时,则可说明该树已经产生了树体流胶现象。该病害在发生后的初期阶段只会产生流胶现象,而一旦病情越发严重,树液所在的树干区域内则会直接腐烂,影响整个树干的生长状态。在病情最为严重的阶段,树上干杏整个树干部位都会出现表皮脱落现象,叶片将会变黄且提早脱落,对树上干杏树体造成不良影响。

2.1.2    发生原因。该病的诱发原因一般以土壤为主,当土壤酸碱度较大时,就会造成树体流胶现象。但近年间也会因为病虫害现象严重,破坏树上干杏树体本身的调节系统,继而令树干出现流胶现象。具体则需要研究者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探查,联系近期内的周边状况方能定下结论。

2.1.3    防治措施。应在病害刚刚有发生征兆前,由专业人员对土壤状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土壤板结状况严重,且呈现偏碱性状态时,则林区管理者应尽快对土壤进行改良。务必要赶在病害发生前,对所有能够诱发树干产生进一步损失的病体现象加以控制和治疗[1]。

2.2    树上干杏疮痂病

2.2.1    发生症状。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细致观察来判断树上干杏是否患病。具体的观察对象为果实,当果实上出现一些浅褐色的斑点(一般为圆形)时,则可以初步断定树体可能感染了这种病症。若要确定则可以对具体的斑点直径进行分析,如若斑点直径基本都在3 mm左右,那么基本可以肯定树上干杏已经患病。这些圆形斑点在初期会呈现出褐色,但随着树体病情的加重,其颜色会逐渐从褐色变为紫红色,而果肉的表皮也将变得坚硬,如同干瘪的老皮一般,基本失去了果肉应有的状态。将患病杏摘下后可发现,斑点的覆盖区域基本都只存在于表皮状态中,果肉一般不会出现斑点。但这种病症也会令树体出现流胶现象,影响树上干杏的食用价值。

2.2.2    发生原因。一般情况下,该病害的产生原因十分简单,基本都属于受病菌孢子影响所致。新生孢子的数量庞大,且体积极小,可以随着风、雨、雪等流动性天气状况而移动。移动部位随机但覆盖面十分广泛,且潜在周期较长,多数情况下都会处在潜伏状态中,不会影响树上干杏正常的生长。但在夏末阶段,孢子的影响作用便会直接显现。当种植地区降雨较为频繁时,处在潜伏期的病菌孢子将会进一步进行传播;而当雨季停止时,便会发病,令树上干杏呈现出上述病症状态;且多数资料显示,越是在潮湿地区,树上干杏疮痂病的病态特征就越明显。

2.2.3    防治措施。防治树上干杏疮痂病的手段相对简单,初期阶段,种植区的管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多地观察树叶状况,一旦发现树叶出现干枯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修剪;若病症过于严重,则应该配制一些药剂进行防治,需尽可能在初期阶段抑制该病症传播。直接将所有干枯的树叶进行清除,一方面利用化学药剂快速地减少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树木的自我修复功能,令其在营养不变的前提下重新生长出健康的绿叶[2-3]。

2.3    壳类害虫

2.3.1    发生症状。一般情况下虫害以蚜虫为主,轻轻地拨动树叶,可看到树叶下面出现密密麻麻的小虫。蚜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等部位,刺吸汁液,危害树上干杏,虽然自体体积不大,但破坏性较强,可导致叶片皱缩、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且蚜虫的繁殖率较高,如若種植区未能及时对其加以控制,就会令其影响到整个果园的种植效果。蚜虫一般可分为桃瘤蚜和桃蚜2类,可与植物组织互相影响。即使其未能直接对植物造成影响,也会降低树木的健康性,影响树上干杏的商品价值。

2.3.2    防治措施。防治蚜虫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即利用天敌昆虫来消灭蚜虫。这种方式不破坏环境,具有环保优势,但一般不会产生很高的效率。因此,当蚜虫病害现象比较严重时,可适当配合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提升虫害防治的整体效果[4]。

3    参考文献

[1] 刘世英,赵瑞玲,李振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96-197.

[2] 王忠国.伊犁树上干杏虫害发生与防治[J].南方农业,2017,11(20):29.

[3] 刘廷,郝丽娜,魏立强.巩留树上干杏农产品地理标志种植技术规范[J].基层农技推广,2017(2):119-120.

[4] 张立功.杏新品种树上干杏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J].果农之友,2016(11):8.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病虫害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