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2-18 14:35朱峰石攻关胡利华彭巍巍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朱峰 石攻关 胡利华 彭巍巍

摘要    根据赣北地区及周边的物候特征,对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赣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赣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3-0170-02

林下經济是以林地资源、林下空间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林下种植、养殖、采集、初级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形式,开发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的复合生产经营活动。赣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林下经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赣北地区林下经济资源分布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科学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    赣北地区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

赣北地区是指江西省北部地区,地处东经113°56′~116°54′,北纬28°41′~30°05′。国土总面积1 882 323.9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 061 939 hm2,占总面积的56.42%。该市辖7个县、 3个市、3个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即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都昌县、湖口县和彭泽县,庐山市、瑞昌市和共青市,柴桑区、濂溪区和浔阳区等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地区地形地貌主要以江南丘陵为主,形成以丘陵、山地、滨湖平原、沿江平原等多元化地形地貌综合体。赣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17 ℃,年降雨量1 300~1 600 mm,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0~270 d,年平均雾日在16 d以下。

2    赣北地区林下经济现状

赣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分布广、面积大,森林面积达892 600 hm2,森林覆盖率56.3%。赣北地区林下经济主要是林下的种植业、养殖业和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业,主要产品包括木本粮油、林源药材、林下菌类、茶叶和森林水果等,涉及森林食品、花卉苗木产业、野生动物驯养、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等行业,已在江西省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

2.1    森林食品基地一枝独秀

赣北现有2家“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企业,16家省级森林食品基地。森林食品涉及木本粮油、林源药材、林下菌类、茶叶和森林水果,初级产品有油茶、灵芝、枳壳、铁皮石斛和杨梅、枇杷、柑橘和茶叶等产品,共计1 885 hm2,示范辐射面积6 377 hm2。江西省仅有的2家“国字号”中国森林食品示范品牌企业均在赣北地区,分别是位于武宁县的江西新光山水开发有限公司和柴桑区的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名称分别为中药材枳壳和灵芝[1]。九江市荣获国家级和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的总数在江西全省均名列前茅,森林食品基地发展前景可观。

2.2    森林旅游引领风骚

赣北地区有5A景区1家,4A景区16家,3A景区以下20家。该地已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2个,经营总面积达到48 600 hm2。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经营面积为27 867 hm2;省级森林公园14个,经营面积20 733 hm2;有自然保护区42处,面积213 936.6 hm2,占国土面积11.37%,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5处、县级34处。2017年九江市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接待游客2 849.5万人次,森林旅游业产值首次突破250亿元,达到25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和21.8%[2]。

2.3    花卉苗木优势明显

赣北是江西省著名的苗木之乡,花卉苗木生产经营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柴桑区的种子经营就闻名全国。近年来,赣北已培育出香樟、桂花、红枫、油茶、青钱柳、罗汉松、红豆杉、茶花、红叶石楠等60余个特色珍稀花卉苗木品种,预计年产花卉苗木2.5亿株,种植10 hm2以上大户就有300多户。目前,赣北地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在环庐山公路、105国道等地扩大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并建立特色花卉苗木基地[3]。目前,赣北全区域有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的单位和个人逾4 000家,总面积达8 000 hm2,从业人员近30 000人,预计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2.4    野生动物繁殖后劲较大

近年来,赣北地区充分利用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特点,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目前,赣北地区主要有东部彭泽的梅花鹿驯养繁殖;中部永修县鄱阳湖区的雁、鸭类驯养繁殖;西部修水、武宁的野生珍禽繁殖业,瑞昌的蓝孔雀养殖,柴桑区的蛇类养殖等,已成为赣北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截至2017年底,赣北地区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企业达87家,驯养动物逾50种、10万头(羽),其中观赏动物白鹤、东方白颧、东北虎、鳄鱼、小天鹅、白颈长尾雉、猕猴等30余种;供食用药用动物梅花鹿、野猪、华南兔、鸿雁、斑嘴鸭、绿头鸭、各种蛇类10余种,产值超过3 000万元。

2.5    中药材和林下菌类发展迅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赣北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已达8 133.3 hm2,有122家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年产值已突破5亿元大关。主要种植枳壳、黄栀子、厚朴、杜仲、黄柏、板蓝根、金银花、灵芝、铁皮石斛等药用植物及香菇、木耳等林下菌类的培养。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林业重点企业和江西林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的主导产品“仙客来灵芝”系列产品在2017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目前,该公司正在规划建设集灵芝、食用菌驯化种植、科普科研、生态旅游、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产能30万t、年产值100亿元的江西领先、中国一流的森林食品和保健品产业。

3    赣北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3.1    林下种植

充分利用赣北地区优越的地形地貌发展种植业,赣北地区林地资源十分丰富,山地和丘陵所占比重大。据不完全统计,赣北地区可供栽植油茶的荒山荒地面积达3.2万hm2,其中昌九沿线有1.2万hm2 [4]。赣北地区中西部的修水县、武宁县、永修县、德安县和柴桑区、瑞昌市为油茶产业重点发展县(区),赣北地区中东部的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共青市、庐山市为油茶产业一般发展县(市),应大力营造高产油茶林。

在赣北环庐山周边的濂溪区、柴桑区及庐山市,昌九沿线的永修、共青、德安等县(市)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种植,赣北西部的修水、武宁等地重点发展珍稀、名贵苗木繁殖。将赣北建成优质乡土树种、林木种质资源繁育生产区和苗木花卉产业走廊。

根据赣北的土壤、气候及海拔、湿度等条件,因地制宜引导开展林下种植中药材[5-6]。在赣北中西部的武宁、修水、永修县建成1万hm2的中药原料基地;在赣北东部的彭泽、湖口县建成1 000 hm2的黄栀子、板蓝根等中药材的原料加工基地。

在庐山周边的柴桑区、濂溪区,赣北中西部的武宁、修水、永修县,东部的都昌、彭泽等县发展灵芝、香菇、平菇、茶树菇、竹荪、木耳等食用菌的林下栽植产业。

3.2    林下养殖

根据赣北地区山、江、湖多的特点,全力打造具有赣北特色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重点发展梅花鹿、大雁、蓝孔雀、蛇类等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及精深加工业[7-8]。

利用林下森林环境、气候条件及丰富的阔叶林资源,大力发展养蜂业。重点在修水、武宁、永修、彭泽等地利用林木花卉放养蜜蜂。

3.3    林下采集

在赣北中西部的武宁、永修县和东部的彭泽县建成毛竹采集基地2.34万hm2;赣北西部的瑞昌市淡竹资源丰富,是江西省淡竹的重点产区,面积之大在全国名列前茅,现有淡竹林面积9 940 hm2,拟建成淡竹(小山竹)采集基地3 400 hm2,并开发鲜笋、板笋、烟笋、罐头笋等系列产品。

茶叶是赣北传统的林业产业和品牌,重点打造 “庐山云雾”“宁红”“双井绿”等赣北知名茶叶品牌,以庐山周边和修水为重点,辐射周边县(区)。

3.4    林下旅游休闲

赣北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赣北境内的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

充分利用赣北地区丰富的森林景观和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林下旅游休闲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森林庄园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产业。

4    结语

赣北地区森林环境和地形条件多样,物种资源丰富,适宜林下经济发展的面积较广、产品较多,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在编制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推广新技术和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要有超前的意识;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解决林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引进和推广林下经济发展的优质品种、先进技术;为农户搭建科技桥梁,建立各种林业专业协会,增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9]。

5    参考文献

[1] 九江摘取森林食品行业2块“国字号”桂冠[EB/OL].(2017-08-29)[2018-08-20].http://jx.cnr.cn/2011jxfw/xxzx/20170829/t20170829_52-3923914.shtml.

[2] 何深宝,徐红波.九江森林旅游业产值突破250亿元[EB/OL].(2018-02-22)[2018-08-20].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8/02/22/016764979.shtml.

[3] 朱峰,张忠祥,吴月琴.九江市林木种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217-218.

[4] 朱峰,吕清,胡利华,等.九江市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7):362-364.

[5] 苗雨露,周杨,杨春宁,等.我国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森林工程,2015,31(5):35-39.

[6] 袁军,石斌,谭晓风.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J].经济林研究,2015,33(2):163-166.

[3] 朱培林,房海灵.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14,42(6):35-39.

[7] 陈波,李雄光,李娅.云南省林下经济主要发展模式探析:基于对云南省典型案例的调查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3,33(6):510-518.

[8] 王宗星,馮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3(4):389-393.

[9] 另青艳,何亮,周志翔,等.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3(1):38-43.

猜你喜欢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