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殊教育助力实现教育公平

2018-02-18 01:09冯永滔王耀佳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23期
关键词:特教残疾儿童

冯永滔 王耀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近年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全国上下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提升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在教育公平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在此,以特殊教育为例,分享笔者在美国访学研修期间对美国特殊教育实践的见闻与感悟,以供参考。

一、美国特殊教育服务的范畴

美国特殊教育服务的范畴包括13种残疾或障碍,即主要是指智力障碍或身体残疾。比如,弱智、较严重和具有多种身体残疾、脑损伤、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等。以上任何一种,只要经过家长申请、医生鉴定和学校特殊教育教师证明后,都可归于特殊教育范畴。

二、美国特殊教育学生的界定

美国法律规定,所有3~21岁的各类残疾学生,从3岁起一直到21岁都可以享受免费的特殊教育。不管残疾程度如何,每个残疾孩童都有權接受公立学校免费并满足其个体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即便是脑损伤到只靠呼吸器为生的孩童,只要家长要求,学区就要派特教教师上门服务。从美国政府先后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足见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

美国有一套完整的特殊儿童评估鉴定体系。每所普通学校都配有一位特殊教育教师,对每一个特殊学生的评估都非常慎重,而且要通过至少3个月的评估,评估的专业团队成员包括任课教师、特教教师和精神科医生等。在评估过程中,专业团队、教师和父母共同深入分析孩子的具体问题,观察他们在学校与人互动、听课、参与活动时的各种反应,进而对他们的各项学习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再写出详细而具体的分析报告。然后,针对每个孩童的特定问题制订教育计划(IEP),计划包括培训孩童的学习技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对特殊学生的个人教育计划一式三份,分别交予学校的特教教师、家长及任课教师,任何公立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特殊学生。

学校会根据特殊学生的障碍或残疾程度进行分班,一般将轻度障碍或残疾的学生安排在普通班级,学区会给这些班级分派专业的特教教师。特教教师通常是以一对一或一对两三个学生的方式开展教学,是绝对的小班制。学校很注重保护特殊儿童的隐私权,不允许任何人、任何时候公开特殊儿童的相关信息。为此,教师要与学校签订保密协议书,充分保护与尊重每一位特殊学生。

三、美国中小学特殊教育活动

在美国的中小学,特殊学生约占8%—12%,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特殊教育计划,都会想方设法地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去面对生活、学习,消除他们的自卑和怯懦,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如笔者在美国参访观摩的草甸岭小学(Meadow Ridge Elementary School)设立了三个特殊教育班,世纪初中(Century Junior High School)设立了四个班,这些班级都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学生得到的帮助比普通学生更多。

例如,草甸岭小学的校长介绍,有一个小女孩在社交上存在问题,需要定期抚摸家中的宠物狗来稳定自己的不安情绪。鉴于此,学校允许她的妈妈把那只狗带到学校来,让它在必要时陪伴在女孩的身边,使她的情绪得到安抚。学校会尽量为每一个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的学生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学校会为其配备一把特殊的椅子。除了在特教教室上课外,学校还会安排特殊学生的午餐和活动课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让他们尽可能地融入正常人群的生活与学习中,避免产生被孤立的感觉。

世纪初中共有26名特殊学生,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他们分成了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共4个特教班,并一共配备了13名特教教师。强大的师资配备,为促进特殊儿童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笔者在参观期间,也看到过学生情绪失控或行为异常的情况,有的无法正常表达,有的不停地拍打桌子,甚至还有的会推搡教师。有一次,在特教班课室的走廓上,碰到一个特殊学生从教室门口爬出来,一直爬向走廊的拐角处,三个特教教师紧跟其后,没有强行阻止,也没有任何紧张或不悦的表现。在特教课室中,还看到不同教师组合分配辅导的场景。如有三组特教学生,每组两人,且均有一个特教教师在耐心地给他们讲解;有一个男教师在那里专门负责现场管控,一位女教师正在辅导两位残疾学生学习,另外两位女教师分别在同一组辅助三个学生学习……所有这些课室的教学井然有序,教师们都教得很自然、很耐心、很投入,而学生们也都学得很投入。

在特殊教育的课堂上,笔者看到了一些经过特别设计的环境,不同风格的凳子、与普通班不同的教材和特制的教具。在即将完成观摩时,正值午餐时间,笔者看到两位教师正在耐心地喂一个学生吃午饭。这时,陪同笔者一行的副学区长走过去,蹲在学生身边,小声地和他说话,并将一只手放在他的左胸上,轻声细语地说“I love you”。据两位特教教师说,这是一名非常特殊的儿童,刚入学时还可以走路,后来双腿无力只能坐轮椅,现在已经双目失明,也无法说话。但学校没有放弃他,特教教师和助教们仍对他充满爱心。

以上两所学校的特殊教育片断,是美国特殊教育的缩影。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在一个良好的制度之下,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被抛弃,学校为每个学生走向成功而尽其所能。

四、由美国特殊教育引发的思考

我国的特殊教育,较之以往,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美国的特殊教育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特殊教育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在师资建设、资金保障、生源界定等方面仍处在不断探索中,很多普通学校没有条件接收特教学生或有畏难情绪,即使是能够随班就读的特教学生也无法保证得到足够的关爱……这些都是特殊教育方面的短板,需要引起重视并不断完善。

总之,我国的特殊教育工作应在给予特殊教育温度、保护特殊儿童隐私、对特殊儿童不放弃的同时,借鉴美国在特殊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大力推进特殊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助力。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特教残疾儿童
新形势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策略探析
用爱与责任托起特教梦
只要消灭了特殊,平等自然会来
国务院: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编辑手记
“六·一”——我们过年啦!
残疾预防 不容忽视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