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2018-02-19 07:25张甜甜鹿瑶吕文亮林显华徐海燕谷巍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活菌芽孢瘤胃

张甜甜,鹿瑶,吕文亮,林显华,徐海燕,谷巍

(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动物微生态制剂省级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01)

1 微生态制剂概述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广泛用于人类、动物和植物,主要用于动物,通过鉴定、培养、干燥等系列工艺制成的一种活菌制剂称为动物微生态制剂。我国微生态制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90年代进入规模化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养殖业中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认可。我国农业部于2014年2月1日起实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公告,允许使用的益生菌株主要包含芽孢杆菌类、乳酸菌类及酵母类、霉菌类和其他细菌类等几大类,共46种微生物菌种,其中细菌34种;酵母4种;霉菌8种。

动物微生态制剂能够对一些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产生拮抗,也可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使其对疾病具有更强的抵抗力。经过国内外诸多研究学者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控与治疗,尤其在消化道疾病治疗方面,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成效极佳。除此之外,在水生动物疾病的领域投入使用微生态制剂,也出现了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1]。

图7 2017年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市场前十的生产企业市场投入量和占总量

2 微生态制剂在禽疾病上的应用研究

已有许多研究证明了饲喂益生菌,可提高鸡对病原菌和细菌的抗性,在鸡场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的同时,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大肠杆菌病的效果会优于药物预防,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李瑞香等的研究表明,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益生元等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预防使用可将鸡只成活率由55%提高到85%,治愈率可达66.67%,微生态制剂与白头翁散配合使用,效果更佳,治愈率高达85.39%。Zhang等的研究表明饲喂罗伊氏乳杆菌ATCC55730可显著提高鸡白痢沙门氏菌病鸡的存活率。傅锦楠等给1日龄雏鸡饲喂乳酸杆菌、粪链球菌,地衣芽孢杆菌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连用30d,可有效防治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保护率75%以上。Park等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C14和RX7,能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改善血液指数和肠道菌群,有利于肉鸡抵御沙门氏菌感染。王炳翔等按0.1g/只给15日龄雏鸡饲喂适当的微生态制剂,其中含活嗜酸乳杆菌107CFU/g,粪链球菌106CFU/g,枯草杆菌104CFU/g,2次/d,连续用药5d,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率可达97%。胡凯等研究了中药微生态制剂对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效果,预防组的保护率为93.33%,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6.7%、80.0%、86.7%。Hsu YM 等 人在饲料中添加两种嗜酸乳杆菌菌株LAP5和路氏乳杆菌菌株Pg4的混合物,可通过调节鸡的炎症反应有效地预防鸡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感染。

3 微生态制剂在猪疾病上的应用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在控制断奶仔猪腹泻、防治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白痢等肠道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Chang等发现乳酸菌在猪感染模型中表现出有趣的特性,例如预防感染,增强免疫能力,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对来自药物的生物转化化合物的酶活性。颜世方等在21日龄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1.0g/kg由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酿酒酵母、VC等组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喂30d,可有效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并显著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梁晋琼的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活制剂TY7210可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预防保护效率70%,加大剂量治疗效率可达90%。王长芝[2]随机选取养殖场40头新生仔猪,以活乳杆菌粉剂和乳酪乳杆菌制活菌制剂饲养,结果40头新生仔猪经饲喂乳酸菌及其制剂,未发生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肠道疾病,肠道发育良好,因此得出结论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生长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治猪肠道疾病,降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疾病的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曹春戈等通过推广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母猪平均产仔窝重提高0.1kg,健仔率提高了12%,死胎率降低3%,仔猪断奶重提高0.5kg。Wan等制备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有效,短期内可减少复发;治疗孕猪可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生率;治疗新生猪可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率。Chang等人在饲料中添加两种嗜酸乳杆菌菌株LAP5和路氏乳杆菌菌株Pg4的混合物可通过增强宿主对后续感染的防御能力显著防止猪的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夏道伦在报道中指出,按0.2%的比例拌料给猪群添加饲喂活菌中药微生态制剂,可对冬春寒冷季节猪圆环病毒危害有明显的防控效果。

4 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疾病上的应用研究

马文壮[3]提出微生态疗法可对羔羊痢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口服一定量的有益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等,通过微生物间的排他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李晓卉[4]应用微生态活菌制剂对初生羔羊腹泻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试验组腹泻率为5.5%,成活率为94.2%,腹泻率比抗生素对照组降低5.5%,成活率提高7.2%;应用微生态活菌制剂对腹泻羔羊进行治疗,治愈率为94.4%。

杨慧 娟[5]等 的 研 究 以100~200g/( 头 •d) 的 剂 量 添 加干酪乳杆菌HM-09和植物乳杆菌HM-10及其代谢产物的复合微生态制剂(有效活菌数≥1.5×109CFU/g)饲喂奶牛,可使奶牛平均体细胞数显著降低23.8%~62.8%,奶牛乳房炎治愈率达70%以上。杨静[6]等使用自制的微生态活菌制剂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效果显著,在预防试验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后试验组比对照组隐性乳房炎的患病率降低88.89%,在治疗试验中,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为87%~95.7%。王红星[7]等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总有效率为81%(30/37),治愈率为73%(27/37),对单一乳房发生临床型乳房炎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治愈率为90%(3/30)。奶牛上使用微生态制剂使奶牛中的抗生素残留的难题得以进一步解决,可以提高奶制品的质量,既可以预防乳房炎也不会有任何药物残留,这可能是因为微生态制剂减少了体细胞的数量。

降低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最主要途径是改善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王亮亮从健康奶牛瘤胃中分离出高产丙酸菌株;通过酵母菌组合与高产丙酸菌株体外复合培养,筛选出高产丙酸菌株(月形单胞菌、小韦荣球菌和埃氏巨形球菌)与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最优组合,研制出一款可有效改善奶牛能量负平衡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体外试验表明,筛选出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与反刍月形单胞菌、埃氏巨型球菌的最优酵母组合,初步证实该微生态制剂对肉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曾光的试验中,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山羊灌服由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伯顿毕赤酵母和米曲霉组成的微生态制剂,瘤胃内VFAs浓度降低,pH升高,受损的瘤胃壁得以修复,瘤胃内与血液中LPS与组胺浓度降低,减轻了机体炎症反应;恢复电解质平衡,减轻机体脱水及肝肾功能异常。以上结果表明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促进SARA山羊瘤胃内环境恢复,缓解酸中毒带来的危害,在临床上对SARA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应用研究

1990年后我国开始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通常只是作为预防剂被添加到养殖水体中,预防水产品感染病原微生物。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医用微生态制剂、动物用微生态制剂、生物农药化肥与环境净化剂等[8]。

国内一般用单一的菌种例如硝化细菌等调控水质,De schrijver等用硝化细菌处理闭合循环养殖水系统,氨氮含量比对照组降低77%。而复合的微生物制剂在近年来才兴起。复合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是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有益菌。何义进以0.3~0.45mg/L的使用剂量泼洒纳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的比例为1∶2∶10∶2的四联活菌制剂后,养殖池塘的亚硝酸盐、氨氮含量可得到显著降低。

在适宜条件下,EM菌液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氮、磷等主要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缓解水体的富营养化,产生积极的作用,因而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富营养水体等的治理。

6 结语

近几年,人们的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无毒、无害、无残留的制剂,可以在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产生代谢产物、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等方面起作用,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不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有效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与开发微生态制剂朝着更加有效、安全、生态的方向发展,针对某些动物疾病研发微生态制剂,可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有益菌,推动生态健康畜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活菌芽孢瘤胃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瘤胃调控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