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

2018-02-19 05:25窦思琪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3期
关键词:独立性内部审计现状

窦思琪

摘 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飞速,全球范围内上市公司的犯罪行为发生概率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是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其职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制度长期以来都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独立性的加强和完善一直是研究和工作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现状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1.传统概念

传统的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主题是监督,在这种内部审计的形态下,其自身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行使审计监督权利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可以忽略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任何人都不会对其造成影响,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这样的形态对独立性的理解是偏执的,使得内部审计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之下,会使得审计机构与公司管理层形成对立局面,很难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

2.现代概念

和传统监督型内审相比,现代内部审计独立性概念更加倾向于一种服务导向作用的体现,它的基本内涵是指企业内部要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促使职责的实施;内部审计直接与公司最高决策层对话;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要具有高度独立性。

从以上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内部审计独立性和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含义更加倾向于监督导向,而现代内部审计独立性则是基于服务导向的理念而产生的;二是传统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完全独立性,而当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加理性,抢到内部审计机构上的独立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所以,现代内部审计领域,独立性体现出来的是内部审计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这对于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客观性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内在属性的客观要求,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有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和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

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近年国家终于针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有明确指向的法律出台。自从审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区各级别都对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依据硬性指标和实际情况出台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国家层面的规章制度在基层得到了充分地落实和施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内部审计无疑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和突破,与此同时,这也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以前相比,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表面上来看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态势是喜人的,但实际上不足之处还要很多,新的准则和规定颁布施行时间较短,实际执行过程中无法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所以完善的脚步还不能停歇。

2.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形成过程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在国家的干涉和促进下逐渐被动搭建起来的,这样的历史演变过程致使内部审计形式化严重,缺少科学合理的部门架构。这种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更加严重的是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隶属于其他职能部门或是与其联合办公,根本不存在独立构建,例如:隶属办公室,隶属财务部门,隶属纪检部门,隶属监察部门,临时隶属其他部门。这样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直接把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放在了外围的利益群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审计工作难以开展,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在这些企业中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具有起码的框架,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3.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1)內部审计的职责与工作

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是公司的不同部门,这从本质上就就形成了内部审计根植于服务企业的理念当中,这必然造成对内部审计职能不能够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把维护本公司的利益当成是内部审计的职责所在。在本公司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倾向于对本公司利益的维护。更有甚者,在审计过程中对本单位的违法违纪行为含糊处理。

(2)内部审计人员处境

很多企业的领导由于自身弊端和不足,往往乐于维护私利,在审计过程中抵制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克己奉公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会遭受到高层领导的排挤,审计人员为了生存被迫与其同流合污。

(3)内部审计人员结构

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背景出身杂乱,他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差,缺少实际审计经验。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和权威,使得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职能无法形成积极的效力。

三、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近些年来,企业的造假丑闻偶有发生,公司治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公司治理的涵盖面是很广的,比如如何建立权利组织,监督部门的设置,公司规章制度的建设等等。做好内部审计,是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必经之路。

1.健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

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对内部审计领域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了不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有鉴于此,我国应该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加快构建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要根据其来给予内部审计以高度的独立属性,立法机关出台行之有效的法律规范对内部审计制度进行规范和保护。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切实维护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地位以及权利与责任,用法律的手段来制定建立内部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从法律的层面来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必须让内部审计在法律的监控和扶持下开展进行,用法律手段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建立健全,会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行使权力的时候有法可依,内部审计对公司经济管理活动的监督和评价作用将会得到更全面地发挥。

2.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内部审计部门的架构情况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形成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决定着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监督程度。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杜绝和其他职能部门形成隶属关系或和其他职能部门联合办公的情况,而是应该对话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并对其负责。公司最高领导层权利范围大,可以对审计结果形成有效的反馈,表现为对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快速采取有效措施,毫无疑问,这极大地增强了内部审计的效能的发挥。

现如今,很多企业在积极构建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着积极摸索。比如,部分企业既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又在部门领导下设立审计机构,审计机构对部门的日常活动进行审查并将结果汇报给总经理,审计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设置、工作开展和审计结果等核心问题还是受到审计委员会的指引和监督。这样的模式有效地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还建立起了内部审计部门和最高领导层之间信息的充分交流。在进行有关内部审计的高级别会议时,要有相应的内部审计负责人参加。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内部审计能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审计结果更加快速准确,为最高领导层提供科学公正的数据作为参考。

3.健全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机制

高级经理是内部审计相关活动的主导和责任主体,如果高级经理对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使用具有选择权,那么内部审计就难以达到形式上的独立。内部审计出于维持已有地位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就会以高级经理的意志为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便受到了影响。另外,董事会具有企业最终决策权,它的作用是监管管理人员和企业经营情况,这样的职能需要一个具有专屬职能的机构去完成。这就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使用权威由董事会所掌握。

内部审计人员要避免参加相同的审计活动,而且不能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行使评价与建议的权利。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上述情况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无法避免的时候,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保证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

四、结论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和应用领域还有很多不足,需要结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实践,相信在国家的推动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发展更加完善,更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悦.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王红秀,刘怡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46-50.

猜你喜欢
独立性内部审计现状
独立品格培养
做最好的自己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