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

2018-02-19 05:25许辉
商场现代化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升级互联网+

许辉

摘 要:“互联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会,尤其是对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等影响极为重大。基于此,文中以传统产业转型与升级为基础,尝试引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作为辅助,研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应用的必要性及建议等。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及大数据思维等在带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产业转型后的定位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面对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传统产业在转型期间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消费者难以把控、价值链盈利危机、经销商和客户等传统资源价值弱化、转型力不从心等问题,还需要考虑如何有效融合“互联网+”优势创造新业态和新服务模式,以及如何确保自身转型与升级的有序、有效性等。

一、“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应用优势

“互联网+”将经济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与互联网创新成果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与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此形态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思维的辅助。大数据作为促动经济转型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新机遇和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其智能化、数据化、互联网化特质可辅助传统产业开辟新业务模式。

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中“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应用必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期间,传统产业转型如果可以掌握“互联网+”和大数据工具,就可以使用数据的方式及以大数据为基础处理转型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这与过去使用小数据集合的模式不同,小数据强调精准和随机抽样,关注因果,而大数据强调关联、全数据及把控大势、概率。因此大数据更利于传统产业把控信息资源本质,可将信息真正的转为资源,利于传统产业完成资源梳理和整合。

目前我国发展形式错综复杂,国内外市场的逐步融合加大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各类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同时存在。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来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可更为便利的使用技术分析获得消费者喜好、特征,进而得到更为精准、丰富的消费者数据,如社交数据、网站浏览数据及地理追踪数据等,辅助传统产业从多个维度细分消费者,展开个性化营销等。事实上,“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恰恰最大的优势与价值在于可以全局性的思维,针对性的细分消费者群体,并将媒体、消费者、营销等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的处理。在明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动态走向等后,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自然更为顺遂。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应用建议

1.正确理解“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循序渐进推进改革

“互联网+”理念下,传统产业的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生产模式从低成本、小批量转为快速反应、多品种、小批量,库存模式从大量转为零库存,销售从“工厂-分销商-用户”转为“工厂-用户”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已经做好“互联网+”大数据化的准备。“互联网+”需要大数据思维作为补充,两者的结合并非简单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起来,而是需要不断的重组要素,重塑发展渠道等。“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应用完全可颠覆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尤其是对传统产业产业结构、经济模式、生产模式的改造,是为传统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增值服务、新业态、新的供应链,使传统产业信息服务全面的转向全产业链不同要素整合发展模式。因此,与其界定“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下的传统升级与转型为“传统产业+互联网”,不如确定其为“互联网+”传统产业。

“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下,不同企业的发展模式不同,其差异性最终会作用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成效中。由此,如何努力弱化此种差异带来的发展导向差异,值得思考和探索。事实上,除了借力“互联网+”大数据外,各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还可考虑与众多互联网企业的组合可完成新产业突破等。“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首先要改变企业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保持其转变与创新的力度,进而调整企业供应链,改造企业商业模式及经营理念,保持其创新度和持续更新能力等。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形成传统产业创新新业态,并不在于使用怎样的商业工具,而是在于转型后的传统产业能提供怎样的服务体验、性价比和产品品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应用仅仅是为传统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思维与技法,不代表掌握和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就可达成成功。因此,作为传统产业,在转型和升级期间,务必明确自己选择怎样的道路和需要怎样的人才辅助,以及选择怎样的发展趋向与定位,这也是传统产业能始终维持自身与时俱进性的重要筹码。这意味着在传统产业转型期间,需要预先筹划,比如产业中最容易被突破的领域是什么,继而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技术依赖较弱的领域切入,构建开放分享机制、诚信体系、信息安全机制等来促进产业整合可用资源和完成创新等。

此外,在产业升级改革的过程中,其上下游产业及与之相关产业的改革和升级,也需要考虑到。以农业为例,其涉及到的产业包括餐饮、零售业、物流业为例,服务业的转型与发展更具有灵活性,其转型考虑到的不仅限于如何满足供需调整要求,还需要突破市场化较高所带来的压力。

2.理性分析行业现状,坚持创新与时俱进

首先,自然是需要判断需要转型的传统产业是否适合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互联网+”大数据是个金矿,但是也需要看挖矿者是否掌控了挖掘的技术和方法。比如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之前,要针对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详细的调研与评估。在此之后结合行业当前发展现状,思考和分析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评估“互联网+”与大数据能否成为行业、企业发展的资产,尤其是需要分析如何进行“互联网+”大数据转化等。

其次,传统产业转型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企业,那么企业能否预测消费者行为,有没有能力管理好忠实客户,有没有完成大数据资产的转化,能否获得“互聯网+”大数据带来的便利,对行业转型而言更为重要。为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仅凭借“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是不够的,企业和行业还需要有迭代思维和快速创新的能力,要在创新过程中反复完善和更新,不断创造新资本,保持企业和行业的与时俱进性,才能持续享受“互联网+”大数据思维带来的便利。毕竟“互联网+”大数据是不断革新的,并非一成不变。

最后,重视行业转型的最根本支撑的参与,即员工群体的与时俱进性、“互联网+”大数据思维的培养等。企业与行业的转型与升级,不能仅仅依靠企业领导一人,或者一个企业,而是需要调动企业所有员工,传统行业中所有企业的积极性、自主力、创新性等。需要企业所有员工及行业中所有企业共同进步,不断吸纳新的见解和知识,并形成智慧型学习组织。此方面可借鉴艾米·雷丁在美国最大投资机构任职期间创造的“无限创新”计划。此计划以激励和引导全员参与创新为目标,力主利用员工的创新与士气,在“互联网+”大数据的带动下,寻找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等。

参考文献:

[1]朴敍希.传统产业战略转型问题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0(01):43-49.

[2]何丽花,吴祝红.“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6(07):4-7.

[3]孟欣.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孵化器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03):6-8.

猜你喜欢
大数据思维升级互联网+
字词升级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在线学习过程管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挑战及应对策略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
第九章升级!我的宠物
自主阅读,快乐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