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家长言必称西方,怎么办?

2018-02-22 12:25北京中关村三小
新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彩笔教养博客

文 / 万 霞(北京中关村三小)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家长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对教育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甚至认为教师的知识水平都不如自己,如此就形成了家校对立的局面。

先分享一个故事:一年级的品社课上,7个孩子突然不见了。我赶紧在校园里四处寻找,发现孩子们在草地上围成一圈。原来,一个小男孩的水彩笔丢了,教室里找遍了都没有,他想一定是被蚂蚁搬到洞里了,正带着同学在这儿等呢!我问了水彩笔的样子,请他们先回去上课,我替他们等。为了保护孩子的童心,我买了同样的笔送给他,后来,类似的故事不断地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

作为班主任我能区分孩子的好奇心该如何保护,更知道孩子的行为、交往习惯以及规则意识培养的必须性。在积累一些小案例之后开始约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每当这时,家长拿一堆西方教育观点来和我“论证”:“孩子应该自由发展、快乐成长”“成人不要干预孩子的世界”等等,经常引经据典。

淘气的孩子古已有之,家长的变化才是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

咱们的家长60%~70%都是高知,很多家长照着书本来教养孩子,从吃几克奶粉到什么时候吃辅食、几岁开始学习语言等,再去和他们辩驳谁的理念更正确没有意义。那我如何重塑自己的班主任身份,如何去面对未来的班主任工作呢?我的策略是寻找共同的话语体系。

首先,先一步获取家庭教育知识。我向家长借他们读过的家庭教育的书,从根本上了解家长教养方式形成的根源。与家长一起阅读,一起交流,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初步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拓展彼此见识。遇到崇尚西方教育的家长,我推荐《优秀是训练出来的》《家庭与学校的联系》等;喜欢从网上寻找教养方式的,我就推荐薛淑萍、陈钱林等人的博客;喜欢拷贝名人成长路径的,我就请名人来讲解成长故事。

家长由面对自己的孩子扩展到对更多的孩子的了解,我们拥有了共同的话语体系。

第三步,建立合作共识。我把与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的故事写进班级博客,引发更多家长一起思考互动,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探讨中趋于一致。慢慢地,博客有了一定的影响,学校搭建平台把我们的故事变成了《万霞老师的班》这本书。

在经历了拥有知识、拓展见识、建立共识这样三个阶段,家长变得客观了,眼里有了更多的孩子,我们就有了合作的可能性,信任就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从而打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围墙,与家长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这也正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家和成学”最真实的体现,更是我们学校“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的精神主旨。

猜你喜欢
水彩笔教养博客
我的水彩笔
教养方程式
会讲话的水彩笔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博客天下
神奇水彩笔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神奇水彩笔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