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向家长让渡权利

2018-02-22 12:25/
新校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芳草地家校班级

文 / 郑 欣 张 宏

6月15日,对于Lucy来说,是个永远值得被纪念的日子。这天,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PTA(家长教师联合会)举行换届大会,随着儿子即将从这所学校毕业,Lucy也将卸下PTA主席的职位,将手中的“接力棒”正式交给下一任PTA主席。

换届大会上,主席Lucy宣读了选举办法以及候选人名单,然后,各候选人发言、PTA所有成员投票、主席团统计票数,最后,产生新一任PTA主席。将近2个小时的换届大会,每一个环节都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PTA换届是家长们自主组织和决策的,每一次调研、会议、选举,学校领导只是列席参加,绝不干涉PTA‘内政’。”芳草地国际学校国际部校长张宏介绍说,芳草地PTA有自己的章程,是经过PTA中的法律顾问起草、全体PTA成员通过的文件,这是芳草地PTA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这里,没有澳大利亚家长、美国家长、韩国家长、日本家长、马来西亚家长,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PTA。”

做“家长”,更要做“家长代言人”

如何充分发挥PTA的功能?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关键。

芳草地国际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芳草地国际学校PTA制度》《班级PTA工作制度》《PTA会员守则》等,用制度保障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评议权”,有些班级还建立了PTA工作专项档案,做到随时记录、定期整理。

在国际部,因为组成PTA的各位成员来自各个国家,他们采用了世界上通用的管理模式:设PTA主席团,下设八大委员会。其中,主席负责全面工作的安排和监控,常务委员负责与学校沟通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主席团会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生新的需求,随时设立新的委员会,一些失去实际意义的委员会也会被随时撤掉。”Lucy介绍说,每周至少有一个委员会在学校召开会议,会将收集的问题交由主席团讨论。

除校级成员外,每个班还设有PTA班级代表,他们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帮助教师和各国家长之间沟通,并开展早咖啡、聚餐、家庭日等活动,增进彼此了解。每个年级还有年级代表,年级代表是各项PTA活动和沟通的年级组织者与协调者,组织和协调与本年级有关的活动。

PTA的“庞大组织”让Lucy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学校为PTA成员提供各种沟通平台,让PTA将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方面的信息有效反馈给学校。我们是家长,但是我们更要做家长们的代言人。”

与此同时,PTA每个月至少要给校长开一次会,把家长们集中的意见和建议跟学校沟通,不仅反映问题,还能帮助学校想出诸多的解决办法,这对学校科学决策和有效解决问题提供巨大帮助。在张宏校长看来,“所有问题都能在双方的良好协商下解决,所以在国际部不存在家校矛盾,做这个校长,我很省心,为有这样的PTA感到骄傲!”

做“黄金搭档”,也做“中流砥柱”

“以‘协会”的方式让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其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过于偏重个体化,学校教育强调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而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形式,是学校大集体的构成单位。孩子走进学校,进入班集体中,就走入到了社会组织当中。”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认为,孩子只有参与到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成长。

通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促使家长自觉地将孩子从个体化的环境中引导到学校的集体教育中来,为孩子成为社会人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近几年来,芳草地PTA与学校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如图书跳蚤市场、爱心义卖会、万圣节游行、圣诞音乐会、读书月活动、毕业典礼等。同时PTA还单独承办亲子旅游、教育讲座、HappyHour等活动。在每个活动中,PTA号召家长志愿者们积极献策献力,分工明确,尽职尽责,被学校老师们亲切地称为“黄金搭档”。

万和校区刚建校时,只有一个班、11名学生,学校迅速成立了班级PTA,家长们发挥自己的能量,把社会上许多资源引进学校,一批合唱、美术、舞蹈专家来到学校,开起一个个学生社团。教师、专家、家长密切合作,让这所新学校焕发勃勃生机。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家长都希望学校办好,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Lucy代表家长们说出真实想法,“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我们家长甘心做好‘搭档’,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要负责到成年甚至一生,我们是孩子成长的‘中流砥柱’。”

张宏表示,“家校合作的目标主体是学生,如果家校合作仅仅是学校教育在家里的延续,那不是成功的合作。如何有效地将家长、学生、教师融合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成为儿童成长的‘中流砥柱’,这是我们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使命3C”到“使命4C”

芳草地PTA将自己的工作使命命名为“3C”,即Communication(沟通),Collaboration(协作),Community(共建)。这也是学校多年实践探索和研究的结果。

从2014年开始,芳草集团副校长杨媛申请了市级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PTA组织建设的研究》,强调芳草地国际学校各校区的PTA组织,将家校协作、合力育人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充分利用家校、社区资源,共同承担起教育的职责。

芳草地国际学校从1956年建校到现在已经走过60年。站在新甲子的门槛,集团制定了《2016~2020年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阐述了PTA建设的主要工作:“建立家校互动机制,促进社会参与。以芳草地PTA为抓手,利用家长资源优势,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完善三级PTA制度,通过开放日、座谈交流、活动参与、满意度测评等机制,形成教育共识……”

为了深入贯彻“3C”理念,PTA每年都要借助举办的大型活动组织慈善义卖、捐款活动,家长们带着学生代表募集资金,购买书籍和文具,再一起走进贫困山区、希望小学和脑瘫儿童中心,活动一做就是十年。

每当讲起PTA做慈善的故事,Lucy总是很激动,很深情,“沟通、协作、共建,不仅是家长和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应该做的。孩子学习天地也不仅在学校,还有更多的学习场所。我希望,芳草地PTA的‘3C’能取得共赢(Common interest)的效果,将‘使命3C’发展成‘使命4C’。”

刘飞表示,“PTA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的终极目的是让家庭和学校团结起来,排除社会对学生健康、安全、幸福的不利影响,形成常态化沟通,共同营造协同育人的和谐氛围,共同维护学生的成长权益,共同探索新型的‘家校共育’模式,共同营造全社会育人的新局面。”

Tips:

学校借PTA之手向家长让渡权利

文 / 赵澜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

芳草地国际学校在依法治校、建立民主开放的现代学校这一办学理念指导下,始终与国际接轨,在各个校区均建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向家长让渡权利。

这一举措基于“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有发言权”这个基本认知。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教育,交流家庭教育,全方位参与到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来,致力于改善儿童的教育环境。这一举措不仅是学校体制改革的重要行动,更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落实路径,应该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

芳草地国际学校在各个校区均建立了校区——年级——班级三级家长教师协会,在组织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有章程和各项制度的保证,有权利和义务的彼此约定。因此无论在家长代表的换届,还是组织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管理中,都能做到规范、合理、符合程序,有正当性。其中,国际部家长教师联合会的工作堪称北京市的翘楚。

芳草地国际学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能够积极履行各项职责,一直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建设。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各项活动中都能看到PTA的身影;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构建特色班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支持者,为家长交流育子经验搭建平台;它还是与社会、社区取得联系的纽带,为学校的发展和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资源。

猜你喜欢
芳草地家校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青青芳草地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分形——2018芳草地艺术节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