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方法

2018-02-22 22:1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运算准确率

(义乌市夏演小学 浙江义乌 322000)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学生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可是根据很多教学实例发现,现在的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在逐渐的降低,学生常会出现计算过程的繁杂、误写、误认和误算现象,这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将这一现象归结为学生的“粗心”、“大意”,其实不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例如学生的不好的计算习惯、不良的心理素质等,根据这个发现,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提出了以下的建议。[1]

一、计算准确率逐渐降低的原因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在计算时的态度不端正,草草了事,例如:在演草本上写数字时字迹潦草不清楚,1和7分不清楚的现象时常发生。还有的学生学习工具不充足,在计算时胡乱涂改,一方面造成卷面十分脏乱不整洁,另外还经常会发生数字、符号误看误写的现象。[2]

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就包含了计算后从不验算这一方面。分析后得出的原因是: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过于自信,所以从不验算,进而导致计算错误率较高;有的学生只想尽快的完成考试或作业,缺少检查试卷的意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没有把握,多数依赖外界的批改与检查,最终导致计算失误。[3]

3.计算习惯存在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从来不在演算本上演算,常常用口算得出结果,不论计算数字的大小;还有的学生虽有演算本,却没有一个很好的计算习惯,一味地在本子上胡写乱画,这样不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计算错误是在所难免的。[4]

二、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方法

1.激发学生计算正确的心理愿望

在教育教学过程,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乐于计算、精于计算呢?我认为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充分做好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以此为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思考和计算。

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一定要从低年级抓起,教授算法的同时,还要重视口算能力的训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做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教学,获胜的人进行奖励,这也可以激发学生提升计算准确的心理愿望。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小学阶段,计算题属于常见题型之一。在得到最后的计算结果前,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要思考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计算的前提。例如,学生在计算130×27时, 计 算 过 程 是 这 样 的:130×27=130×(20+7)=130×20+130=2600+125=2725。其实学生本身是知道这道题能够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的,可是因为运算定律或计算法则记忆不清楚导致最后的结果错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就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质,知道该定律的变形是“A×(B+C)=AB+AC”,那么学生在计算时就不会出现上述错误。

慢慢学生到高年级,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越来越复杂,所以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更不能松懈,在教学中保持稳而求进的速度,切记不可急于求成,一点一点帮助学生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这样做题时更能灵活的运用。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保证学生计算准备无误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计算时都没有很好的计算习惯,草草计算完就将答案直接填写上去。对于培养学生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看清楚题目中的数字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讲求速度从而看题目过快,就会把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看错,如254看成245,减号看成加号,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细心、准确读题并提取数学信息的技能。读题速度可以不要过快,但是要能做到整体记忆,写好数字后与原题进行比对,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字迹书写干净整洁

在平常的学习或者考试中,书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的擦擦,涂涂改改,模糊不清;有的题目要求竖式计算,数位不对齐、进位不标清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

因此,我们对学生的书写要从日常的教学里抓起,专门对答题格式、计算标准进行讲解,督促学生把数字一笔一划的端正书写。

(3)计算时要有认真仔细的态度

小学的计算都不是很难,只要认真仔细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往往会有学生连最基本的加减法都计算失误。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进位忘加、退位忘减、乘法口诀记忆不清。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的计算速度,而是先以计算准确率为主,等准确率提高了在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这样就能做到一举两得。

4.培养学生验算检查的好习惯

学生常常把题目算完后就认为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了,根本没有检查验算的意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验算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结果、发现错误,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验算检查的习惯。验算检查的方法有:代入法、估算法、常理法、寻求他解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代入法,把最终所得的结果代入到已知条件中进行验算检查。验算这一步骤就是为了二次检查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当出现不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检查纠错改正。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小学是培养计算习惯和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我们不能忽视。本文总结了学生计算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运算准确率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清律的基础知识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有趣的运算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掌握基础知识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