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聋哑学校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

2018-02-22 07:19樊明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1期
关键词:聋哑学校作文教学

樊明娟

【摘 要】 在聋哑学校作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用规范的语言写作。平时多阅读一些文章,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多与他人接触,感受生活中各个角落的生动气息,将自己的真实经历、所见所闻写进作文中,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悟。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聋哑学校;学生;作文;教学

由于聋哑学生自身的生理缺陷,教师在对聋哑学生进行教学时存在一些困难。写作最重要的是生活积累,聋哑学生获得信息最主要的来源是眼睛观察到的事物,信息来源匮乏,文章素材积累不足,写出来的内容容易空洞乏味。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手语和文字表达,但手语与写作对话的正常语序存在一些差异,学生很难培养正常学生的语感,所以写作时容易出现语句混乱的问题。下面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够提高聋哑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让学生区别语言与言语

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通过手语,手语作为一门语言,有自己的规则,与汉语语法有区别。在交流教学的时候,就像中国人翻译外文书籍一样,要将书本内容用手语进行恰当的表达。聋哑学生将手语的规则运用在书面表达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平时常见的句子结构混乱,成分残缺。为了让聋哑学生掌握正确写作方法,了解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写出表达正确、语句优美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作文是书面作品,字词句都要具备社会共同理解和一般遵守的规定。与言语相比,语言是封闭的、规范的,语言由语音、语义、语法、词汇四个要素构成。写作过程中词句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语言,才能掌握正常的思维交流能力。学生只有正确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才能够使用规范的方法进行写作。

二、了解作文写作框架

每种文体写作都有固定的框架,按照框架写作或许很难写出绝佳的文章,但按框架作文绝对中规中矩,不会出现重大错误。例如记叙文一般按照“开头点明事件及其意义,顺叙事件,结尾抒情深化中心”的结构进行写作。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包含论点、论据、论证,基本结构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一般按照“开头引论,提出问题,主体分析问题,结尾解决问题,进行总结”的框架行文。微型小说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只要立意新奇,情节完整,结局有新意就足够完美。散文长于抒情,有鲜明的自我意识,在写作时不受约束,但其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此就不作具体分析。学生可以多阅读一些参考资料,了解各种文体常用的写作模式,在写作文时按部就班地行文,能够普遍提高聋哑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题目作为作文中心的高度浓缩,是第一眼吸引读者的地方,题目的设立也有一定的技巧。用词语做题目,表达其本意或比喻义;用短语做题目,注意定语对中心词的修饰;用句子做题目,可以化用俗语或诗句,更有文学气息。

三、写出真情实感,在生活中积累学习

如果说词汇与语言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那么字句中包含的真情实感就是文章的血肉。文章的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词汇和语言的缺乏是写作时技术层面的问题,但只要表达的情感饱滿,简单的语言也可动人。聋哑学生不能通过声音获得信息,眼睛就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窗口。在生活中,聋哑学生往往有着比常人更仔细的观察力,观察生活的同时,要将生活中的大小琐事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最好的素材就藏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

语言词汇匮乏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解决,书是最好的老师。用手语表达写作方法有一定的困难,文字则没有交流的障碍。通过阅读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积累好词好句,广泛的阅读能够补充聋哑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开阔他们的眼界,拓宽知识面。

通过他人著作学习写作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还是要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写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对于聋哑学生来说,生活经验不足不要紧,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印象深刻的生活。有一篇高考作文中写道:“白花花的太阳照着,整个工地像只蒸笼,没有一丝风,知了撕破喉咙吱吱地叫着,衣服不一会儿全部湿透,紧贴在身上。”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作文素材,具体充分,真挚感人。通过观察,写自己耳闻目睹的真人真事,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作文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每篇作文表达的都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聋哑学生不能说话,虽然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里活动,但他们一定有很多生活感悟想要告诉别人。老师要鼓励他们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任何文章都带有作者自己的情感,想要写出的文章引人注意,撼动人心,首先得投入自己的感情。有篇学生习作,通过回忆表达了他与家人之间深刻的感情,这位学生的母亲也是一位聋哑人,有一次学生生病了,病得很重,家中又没有别人,母亲只能自己出去找医生。但是母亲不会写字,又不能说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请回来医生。孩子看着母亲满是汗水的额头,眼泪在眼眶中转了几圈,却还是忍住了没有流下来,他怕母亲担心。这篇文章中的细节十分动人,无论是母亲为了孩子而操劳,还是孩子为了母亲而忍耐,情感表达都十分令人感动。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情感的源泉。学生写作一定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才是最打动人的素材。

教授聋哑学生写作文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用规范的语言写作。平时多阅读一些文章,开阔自己的眼界,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套用在自己的作文中,使文章结构工整,成分完整。在生活中多多观察,多与他人接触,感受生活中各个角落的生动气息,将自己的真实经历、所见所闻写进作文,表达对生活的真实感悟。

【参考文献】

[1]郑延梅.不要给孩子的作文泼凉水[J].家长,2015(12).

[2]张君燕.假期游玩,允许孩子慢下来[J].中华家教,2016(Z1).

[3]艾旺生.共结同盟抗“作文”[J].家教世界,2016(07).

[4]李和琴.聋校作文“巧”教学,让课程育德成为常态[J].新校园(阅读),2016(05).

[5]庞亚男,大猫老师.推开绘本世界的大门[J].父母必读,2017(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聋哑学校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翻转课堂在聋哑类特殊教育学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聋哑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聋哑学校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