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2018-02-22 07:21仲召虎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仲召虎

【摘 要】 新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仍是重头戏,教师仍需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课外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而阅读能力是在信息时代社会中生存的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时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其积累大量的知识,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书中的道理、模范人物会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并对其内在涵养的养成有一定的作用。

一、小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看看书,有意地培养阅读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虽然每个学科所学内容不同,但是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是一样的,所以阅读习惯间接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定期阅读会激发学生敢于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2.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

阅读不仅仅是让学生开阔了眼界,还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体会文章中描 写环境、人物、故事情节的方式等表达手段,从而对生活中的环境也可以进行很好的描述,这就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学生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诗人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老师的授课重点与难点,但是定期组织学生阅读,这一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难题,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大量阅读好的文章和收集其中优秀的语言和词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单一的被动写作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写作方式,最终全方位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

4.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就学生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想要在学习的空闲去接触自然社会,会受到时间上的限制,而阅读却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在阅读中,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现实中没办法接触到的东西;在阅读中,学生们可以认识到世界的种种奇事;在阅读中,学生们可以领会到奥妙的自然科学。阅读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条可以认识世界与人生的通道,让学生们更多地思考人生。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年龄阶段,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是,若其自身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就能够充分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阅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多彩的阅读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课文内容有趣,充满乐趣,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阅读完成后,根据喜好选取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扮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更生动形象。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热情,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土地,只有不好的耕作方法。培养好的阅读技巧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将各种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通读。将文章全部内容阅读一遍,促使其对大概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2)跳读。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对各段落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及掌握。在此过程中,可让学生将有疑点之处做上记号,便于课堂提问,若遇到不能理解之处,可暂时跳过,促使阅读能够具备连贯性,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再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3)精读。学生需做到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将文章中较为深刻的语句进行反复的阅读,并将其作为重点理解。(4)写读。学生将整篇文章读懂并掌握知识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写出读后感。

4.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味地读课文知识,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适当的课外阅读反而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况且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独特魅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适当开展读书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中的交流以及学习,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数量以及质量,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5.带领学生深入阅读

对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其方法。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水平。因为生活经验等因素的限制,限制了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语言的复杂性与教学模式无法轻易地被接受与得到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要适当应用简单易懂的方法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把语文中学生们难以理解的词句进行合理优化,将其变成学生们容易理解的模式,这样才可以让学生们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本的重点内容,从而进行深入阅读。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董其昌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阅读重要性从古便有,如今我们更要继承这种良好做法。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的写作丰富素材等。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知识以及学生的全面素质。

【参考文献】

[1]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6).

[2]谢启华.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3]解艳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