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传承探索

2018-02-22 12:32徐静
戏剧之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传承

徐静

【摘 要】虽然社会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变得越来越先进,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当下所无法比拟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长时间发展而积累下来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多年来的智慧结晶。因此,更好地传播和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介绍民族舞中万载傩舞的角度,进一步对如何在高校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万载傩舞;高校民族舞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35-0214-01

一、萬载傩舞的诞生和历史

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中,万载傩舞是其中最受欢迎的类别。万载傩舞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中最具影响力的舞种。万载傩舞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并且先后获得了多个奖项。就目前来看,万载傩舞已经感染到了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引领着我国的民族民间舞文化走向国际。

万载傩舞起初流行于明代初年,是由古时为了迎神驱鬼所创造出的跳傩而演变得来的。在跳万载傩舞时需要佩戴上面具,在其中每个面具都特点鲜明,最大程度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丰富了舞蹈元素。虽然这个舞种的动作简单,但是为了追求万载傩舞的美感,每一动作都要求严格。因此,想要真正跳出引人注目的万载傩舞也实属不易。

二、民族舞的传承

(一)民族民间舞的特点。民族民间舞具有很强的自我娱乐性和群众性,并且附带着很多的民族色彩。这个类别的舞蹈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具有亲民的特点。因为它起源于生活,所以它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充分凸显着民族特色。除此之外,它是人们生活中一项最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它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了欢乐,是一项值得我们骄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社会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需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执着于对物质的追求,反而开始慢慢重视精神上的需求。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作为一种提高人文素质,丰富社会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也受到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

自改革开放以来,男女之间人人平等,也不再存在阶级分层,人们自己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社会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提供了保证,进步加深了民族民间文化在人们在心中的位置[1]。

三、高校中传承民族民间舞的具体方法

(一)打造良好的氛围。如果想要使得万载傩舞这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舞种在学生们中得到传承,首先就先需要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充满民间民族舞蹈气息的环境,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里面去,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万载傩舞蕴含的精髓,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接近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例如在墙上粘贴相关照片,或者播放舞蹈影片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从而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提高学生的兴趣。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没有被很好的传承,是因为热爱这项艺术的人越来越少。一方面是知晓这项艺术的人因为枯燥、麻烦的因素才不愿去继承;另一方面是很多人都不曾了解这项艺术,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对其产生兴趣的机会。因此,要想万载傩舞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们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达到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的目的[2]。

(三)提供去民间体验的机会。各地高校在万载傩舞的教学中,应当适当地为学生们提供去民间体验的机会。只有让学生们真正的步入民间,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背后的故事,从而对舞蹈的精髓有一个更好的把握。而且,教师们在高校里只凭借语言教学是十分单薄的。如果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去体验不同的风俗人情,那么在舞蹈中也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对于舞蹈来说,我们不能仅仅只模仿民间万载傩舞,还需要在保持传统色彩的基础上增加不断创新。例如,在服装上点缀当前最流行的纽扣,在音乐中穿插一点西洋的乐器等等。这样既保持了民间民族舞蹈文化的内涵,也赋予了万载傩舞更多的魅力[3],当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之外,还应当多多培养学生的形态和气质。加强对学生舞蹈动作标准程度的要求,提高学生舞步与音乐配合的严谨程度,借此来充分的展示舞蹈的韵律。

四、总结

在当下的民族文化中,民族舞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不断地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不仅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要想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我们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采取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不断渗透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出更多走上社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孙丹.基于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J].黄河之声,2018(09):46.

[2]连晓霞.浅论民族舞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211.

[3]黄柳云.民族舞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203.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