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8-02-22 15:38雷文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4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雷文珍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感染性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将其分为病毒感染组(85例)和细菌感染组(101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PCT、CRP和WBC水平和检测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WBC水平和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的PCT、CRP、WBC水平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血清PCT、WBC、CRP有助于细菌感染性患者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感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8)12(a)-0048-03

感染性疾病是指患者被各种病原微生物侵犯进入人体血液所致,通常会引起患者全身性的炎症[1-2],临床多表现为肝脾肿大、关节痛及高热等症状,是临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但在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3],因此,早期的诊断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细菌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该方法时间较长、易污染[4-5]。近年来,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成为临床常用的炎症感染性指标[6-8]。本研究旨在探讨PCT、CRP、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18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毒性感染组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2~76岁,平均(48.6±6.4)岁。细菌感染组101例,其中男59例,女42例;年龄31~78岁,平均(49.3±6.8)岁。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9~78岁,平均(49.1±7.5)岁。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均经实验室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确诊;②年龄≥18岁,性别不限;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②近期有创伤史、手术史;③伴有严重心源性疾病及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空腹抽血,抽血后3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保存待测,检测所有患者的PCT、CRP和WBC水平。PCT采用VIDAS型全自动免疫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以免疫发光法进行检测;CRP采用4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以免疫扩散试验进行检测;WBC采用XT-1800i 血细胞分析仪(日本sysmex株式会社会),以流式细胞术原理分析白细胞。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PCT、CRP和WBC水平的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和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的PCT、CRP和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三组患者PCT、CRP和WBC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和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組和对照组的PCT、CRP和WBC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感染性疾病是指患者机体在受病原微生物入侵后出现的全身免疫性炎性反应,其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进行诊断和抗感染治疗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目前,临床上针对感染性疾病诊断主要是通过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主要依据为发热、CRP升高和WBC数量增加等[9-11],但这些指标敏感性不高,也缺乏特异性;而细胞学检测周期长,结果易受环境、技术和时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受到限制[12-13]。

作为降钙素的前体,PCT主要是由甲状腺的C细胞进行分泌,是一种包含了11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属于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13 KD。研究显示,正常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PCT可在细胞内通过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进行裂解,裂解后产生的降钙素可发挥激素活性,人体血清中的PCT含量仅为2.5 ng/L[14-15],因此在机体循环过程中难以检测到PCT,而患者处于病理状态时,肝脏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甲状腺以外的器官均可产生PCT,尤其在伴有急性感染和炎性反应的机体中,PCT水平升高明显,PCT≥0.5 μg/L被认为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cutoff值。其作为炎症的血清指标最早于1993年由Asscot等提出,近年来,同样有研究显示,患者在细菌感染4 h后体内即可明显检测到PCT,6 h时呈急剧增长的趋势,并可在6~12 h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6],进一步提示PCT与细菌感染及脓毒血症等疾病具有相关性,尤其在严重血液细菌感染时,患者体内血清PCT水平会呈现升高,因此,其可作为早期血液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12],也是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理想生物学指标。WBC是外周血的有核细胞总和,包括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其中中性粒细胞主要通过吞噬方式杀灭细菌,是机体抵抗细菌入侵的主要防线。WBC属于传统的感染诊断指标,其水平升高多数表明患者因细菌感染而导致炎症、组织损伤,具有取材方便,检测快速等优点,但易受情绪、运动及生理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理波动,白细胞总数中多于1/2的白细胞存于血管外空间,>1/3的存储于骨髓,其余在血管中流动。其诊断特异性低,无法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因此需要结合其余更有效的指标进行联合诊断[17]。目前,CRP是临床一种重要的主要通过肝脏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在许多的炎症反应中均会升高[18-19]。当机体出现创伤、感染及恶性肿瘤时,患者CRP水平会急剧升高,且在2 d内达到峰值,升高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显示,其在血液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区分革兰阳性球菌组和革兰阴性杆菌组的意义[20-21],但其具有非特异性,与PCT联合诊断可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和WBC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的PCT、CRP和WBC水平及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PCT、CRP和WBC指标水平可作为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作为密切监测患者细菌感染、疾病进程、治疗及预后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PCT、WBC、CRP 三者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细菌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同时降低误诊、漏诊率,但均不能有效区分感染的菌种,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国森,徐致远.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8):67-69.

[2]张兰,谢怀珍,董传莉,等.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9):1419-1421.

[3]姚明媚,汤凤珍,胡英华,等.血培养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 36(9):1292-1293.

[4]平龙玉,杜立树,熊伟,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44-245.

[5]张红,赵花,白晓,等.探讨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337-2338.

[6]储楚,杨瑞霞,唐未名,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4):3408-3409,3413.

[7]刘延莹.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4):776-777.

[8]王树岐.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8):183,185.

[9]吴玲花.C-反应蛋白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55-56.

[10]张庆勇,鲜胜,曾晶晶,等.细菌感染中WBC、N%、CRP及PCT检测的比较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3):289-290.

[11]贾志凌,杨永昌,张淑艳,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感染快速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5,21(9):1676-1677.

[12]张云芳,苏艳丹,张紅芬,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3):402-403.

[13]杨勇才,刘志苹.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1584-1587.

[14]王艳静,李恒力,许丙辉,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内毒素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8,58(13):48-50.

[15]张乃丹.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3):135-137.

[16]窦清理,顾亚楠,魏媛媛,等.应用降钙素原鉴别细菌感染性与非细菌感染性谵妄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0):1173-1175.

[17]何华云,雷翠蓉,陈新红,等.血清炎性因子、血小板相关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败血症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7,57(2):53-55.

[18]陈琦,钮宏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急性细菌感染性胆囊炎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5,21(5):489-491.

[19]王晓阳,胡艳东,谢爱敏,等.细菌感染性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4067-4069.

[20]余树增.CRP、WBC及PCT检验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70-71.

[21]罗媛.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肺炎细菌感染性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101-103.

(收稿日期:2018-08-13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CRP与白蛋白比值对急性重症肾盂肾炎预测价值的探讨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