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动炫出学生语文学习的精彩

2018-02-23 03:00席俊梅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活动课目标作文

席俊梅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东 广州 510230)

引言:有人曾这样戏说: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确实,语文知识零散,错综复杂。如果我们只拘泥于书本,用惯有的引导、讲解式去教学,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点更低,我们教语文的动力也越来越不足。那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既扩充、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作文能力及各项综合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直困扰我的难题。而活动课的开展让我找到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突破口,也找到了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平台。

一、开展活动课的收获

经过一个学期的每周周五一节活动课的开展,我感觉语文活动课深受学生的喜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劲头也更足了。有时一个节目要排几天,我不免有点担心,怕他们会埋怨,怕它他们只是穷于应付,但我丝毫看不到它们的不满和疲惫,而是兴致勃勃,神采奕奕并非常认真、精心地准备。

可能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样的课堂学生会很喜欢,因为他们认为很好玩。但真正的实效却是低,甚至微乎其微。但,一路的活动结果不然。

我们都知道,要想学生写好作文,第一步就得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不然文章只能是干巴、枯燥乏味的。有时也会如水壶里倒饺子,有口倒不出。平时,我们都让学生读文章,摘抄好词句,不过摘抄再多都还需要把这些好词句装进脑袋,不然没法运用。于是我们强调学生每天背诵,可是学生连教本上的古诗词、名篇文言文都背得死去活来。又怎能把课外的语句让学生背下去。而活动课却能将强压学生背记这种无奈的被动方式转为快乐主动的方式。因为我们活动课要求学生要脱稿展示汇报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成语、名人名言、诗句等),而这些都是作文的基础——库存语言。

二、活动课的准备和指导

不过,要想使我们的语文活动绽放持久的魅力,能够凸显它的课堂成效,不是下达一个任务让学生去做那么简单,它还需我们老师做好一系列的准备作业和指导工作。

1.活动准备

(1)要有“一定要”的坚定的信念。我们要清楚并充分地相信、认识到活动的好处。千万不要指望一、两节活动课就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语文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博发”。语言需要积累,要知道生活素材也是需要不断积累的。

(2)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系统性。以前我们作文教学都是漫无目的,想怎样教就怎样教。没课就不教,或者学生问题出在哪里就教哪里,因此收效甚微,甚至白费功夫。一年下来,我觉得活动课首先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总目标。然后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有细化的目标。最好做到每一个学期都有一个侧重点。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想到哪就走到哪,走到哪,就滑到哪。

比如我开始设计的七年级上、下册活动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较强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因为才起步,所以定的目标比较泛,基本是根据现在学生的薄弱点及需求,再凭借已有的教学经验设定的,还没有形成套路。所以,有时因为某些需要而临时变更。但是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我开始思考着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要形成体系。认真思考七年级我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发现上学年基本上是让学生进行书本素材的积累。如:“话名家名人 品沉淀文化”,“漫游成语乐园”,“沉默是金吗?”辩论赛,“名人名言伴我行”,古诗苑漫步,聚沙成塔:作文素材积累。如:把你的眼睛借给我,名人名言伴我行。题目用词恰当、经典。

接下就是重学生的生活积累。因为,从学生的习作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套作痕迹特别明显,拿的是别人的东西,所以有时用起来很别扭,也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亲身体验、感受。也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课,让学生放眼看自己、看别人、看社会,用笔积累生活的真性情,进而描写、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笔下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我把这个学期的目标侧重为: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关注自我、他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体悟生活点滴中传达出的道理,并学会生动、精炼、真实地表达。根据目标我把本学期的主题定为:“我的成长得与失”分享,“坚持才会改变”,人生几个关键词——吃亏、吃苦、求阙、感恩,唇枪舌战论战争,“人与自然”摄影展,最炫民族风,小小生命实验室。

(3)要善于挖掘和探究。目标和计划做好了,不是万事大吉了。要开展哪些内容,如何组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想有一个巨人的肩膀让我踩一踩。可是,这方面的资源很少。没有高速路,只有人迹罕至的盘山路。那怎么办。根据主题,细心搜找相关资料给学生背记。或让学生搜集、运用相关资料,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形成完整、通顺、优美的文章上交。

2.悉心指导。要想活动顺利进行,必须做好精心指导。特别做到要求具体、细致;落实到人;另外,要认真审稿,因为审稿其实是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的过程。比如:这次的《坚持才会有改变》的活动筹备过程中,要提议学生搜集素材要丰富,表现形式要多样。撰写的表演稿要紧扣坚持之外,还要注重改变两个关键字。

结束语;最近在一本教学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语文课不管“本味”,还是“情味”,如果缺少了孩子们原生态的真实体验,不管作家的笔触如何细腻、教师的讲解多么生动,最终孩子们的体验还是苍白、肤浅的。那么,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该说这句话道出了我们语文课堂的发展方向,当然也更让我坚定走活动开放课堂的步伐。

猜你喜欢
活动课目标作文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取经之路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