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变电检修技术及优化检修 管理流程分析

2018-02-23 05:25刘乾勇
新型工业化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变电检修优化

刘乾勇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湖南 邵阳 422000)

0 引言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在用电需求方面也不断提高,不断推动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但在用电的同时,必须要保障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变电设备的安全性是用电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加强对用电设备的检修技术、优化检修流程,才能使电网展现最好供电状态。优化变电 设备的检修流程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具有稳定性、安全性[1]。

1 变电检修主要技术与现状

1.1 变电设备检测主要技术

(1)设备故障诊断

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时,检修人员需要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才能起到预防的效果。对设备进行诊断时,有两种技术,分别是综合诊断法和比较诊断法。综合诊断法对设备进行检测时,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这种方法主要对历史数据和参数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来发现是否存在异常[2]。比较诊断法指的是使用振动、噪音和射线技术,将各项单项计算出,将各种参数进行对比,若计算出的结果与记录的参数差距较大,则表明变电设备存在问题,需要检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若数据之间的差距较小符合规程要求,则表明设备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3]。

(2)设备状态监测

在对变电站进行监测时,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在对变电站进行检修也较为繁琐,不仅包括电气设备的状态,还包括气体的含量等。由于设备不同,结构也会差异,从而使得电气检测项目的特征也有所差别[4]。由于电气设备工作的原理大同小异,只是不同电气设备的操作不同,利用与之对应的传感器,形成信号,在对其进行转换,使得信号具有可识别性,在使用电缆传输信号,最后检测仪器完成对信号的接受工作。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在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下,电气设备的检测不断提高[5]。

1.2 变电检修的现状与不足

(1)检修管理问题

当前,由于电网系统不断发展,已变得更为庞大和复杂,使得检修工作也变得更为复杂繁琐。变电检修工作必须由人工开展,在变电设备检修中,检修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检修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设备检修过期等问题,严重的出现漏检现象而导致设备故障事件,严重影响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检修模式与设备过于陈旧

当前,尽管状态检修运用已经十分广泛,然而有些地区的检修模式依旧沿用传统的定期维护形式,甚至有的地区还在使用故障检修方式,这些传统检修方式的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产生故障起到一定限制作用,但对于当前已经十分现代化和庞大的电网系统而言,其发挥的作用或承载力已远远不够。有的变电站中依然在沿用过于陈旧的供电设备,有的已接近甚至已超过使用寿命,从而大大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同时有些承载力不足,员工超负荷运转,不但影响变电设备的维护检修质量,甚至会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电网的稳定运行[6]。

(3)检修缺乏计划性与目的性

当前,部分检修工作都缺乏计划性,年度或者月度工作不均衡,工作量大时仅仅是为了完成检修任务,并未在带有目标与计划的条件下开展检修工作,这种状态无可避免的会造成效果差等问题,同时事前准备不充分,检修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也无法保证检修设备后期运行的安全性。

(4)检修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变电检修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检修技术和故障后检修技术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对检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的状态检修过程中,检修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对检修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由于高水平检修技术人员的缺乏,对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随着变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也使得当前的检修人员无法满足新设备的检修要求[7-8]。

2 优化变电检修管理流程研究

2.1 建立设备台账,做好缺陷隐患管理

针对变电检修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混乱等问题,电力企业可通过建立设备台账,做好对设备缺陷和隐患信息的有效管理,使复杂和繁琐的检修工作可以更具条理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检修过期、漏检、重检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变电设备的问题和隐患也可做到提前预防,并在发生故障后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对检修工作应重新进行分工和划分责任,按照一次、二次设备运行管理以及大小修和日常维护等工作要求,建立检修人员负责制。为各班组分配具体检修任务时,应在各班组进行各项检修操作前,对其详细讲解技术说明和工作目标、规范,以具体班组和负责人员为基础,确保检修工作伴随运行条件、环境、设备变动、各项需要等进行同步变化与更新[9]。

2.2 加强对检修现场秩序管理与安全管理

检修过程中必须确保现场工作的安全性,必须要做好现场秩序的管理工作,明确所有检修人员的职责,实施岗位责任制,以提升检修技术人员对检修工作的重视度。在变电检修过程中,检修技术人员是主体,强化与各专业的配合,落实好安全文明施工。在检修现场还需设立安全质量监查小组,对检修现场定期进行督查和监督工作,若发现检修人员出现错误,应及时进行指明和纠正。在完成检修后,应立刻开展验收工作,检查设备是否保持正常稳定运行状态,确保检修质量,对依旧存在问题的设备,应督促其立刻返工重新检修,保证检修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完成[10]。

2.3 更新管理模式,提升检修工作安全和效率

检修工作安全和效率的有效提高,应摒弃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创新管理模式和优化检修流程,如可采取整站、整段母线停电的方式,分设备、分节点的开展综合检修工作,提高检修工作安全和效率。同时也要对检修过程进行科学调整,注重对检修细节的优化,如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会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员工检修区域范围进行规划,有的地区会存在3~5 个人检修相同地区的情况,但这3~5 个人多数情况会身兼数职,工作量较大的现场开展后因人员不足而造成设备检修效率低等问题。所以,为了提升检修效率,可通过不同地区人员的协同配合开展协作,从而保证检修质量的提高[11]。

2.4 构建技能培训机制,做好检修人才的储备工作

为了推动变电检修的不断发展,应构建健全的技能培训机制,积极培养检修专业人才。当前,在变电检修管理中技术全面的人才十分短缺,为了改变该状况,需不断提升检修人员的个人素质,并积极利用多专业的老员工的经验丰富等优点,重视现场多方面的培训,以确保人才储备工作的有效落实[12]。

构建技能培训机制,可使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对年轻人员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从而使年轻人员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经验,有效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同时加强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可使老员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更好的开展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此外,还应强化培训考核,以及时了解培训人员的工作状况,找出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以确保年轻检修人员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13]。

3 结论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检修技术提高和变电检修流程优化对供电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优化检修流程的重要性、变电检修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优化变电检修管理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使变电技术管理得到提升,完善并不断优化变电检修工作。

猜你喜欢
变电检修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浅谈变电运行中继电保护问题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检修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对变电运行防误闭锁装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