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评价与策略

2018-02-24 13:10磐安县文溪小学厉超敏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言思维评价

磐安县文溪小学 厉超敏

课堂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实施评价的一种语言行为,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能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可以说,一节好课,教师课堂评价语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成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语也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重视。“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说的就是课堂评价语的力量。

然而,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评价语并不尽人意,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语言平淡无味,教师评价语贫乏单调,“词穷”。课上,老师总是说“很好”“你真棒”“真好”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这些评价语单一、枯燥,毫无价值可言,还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有的教师评价语指向性不强,语言缺乏趣味性。“读得好”“再读一遍”“你说得很对”这样的评价语目标模糊,指向不明,纯粹是为了评价而评价。其实,我们在评价时就应该让学生知道“好”在哪儿,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如此带有启发性的评价语才更有意义,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评价语在语文课中至关重要,那么,如何使课堂评价语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课堂评价方面的粗浅看法。

一、讲究规范、准确

语言规范准确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课堂评价语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要求。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必须用规范的普通话传递信息,抒发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要求教师发音要正确,吐字要清晰,用词要规范,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训练环境。此外,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关注是否客观、准确:对学生良好的表现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又要恰当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写字教学中,我常常这样评价学生“你的字很漂亮,如果能写得大些就更好了!”“你的字很漂亮,但还可以写得更舒展些!”准确而带有启发性的评价语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不断提高书写能力。

二、注重科学、精炼

科学、精炼是课堂评价语的“神”之所在。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不仅仅要熟知词语的准确含义,还要能正确地把握词语的情感色彩,给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的范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必须表达科学,毫无歧义。此外,还应注意评价语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比如:小学低段的学生习惯于形象化思维,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运用的评价语要形象、具体、亲切,表达要生动有趣,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的成败并不在于你讲的多少,而取决于是否简约、精炼,是否在关键处着力。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自己滔滔不绝,长篇大论,整节课说个没完没了,而学生听起来却索然无味,兴致不高。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反思一下,会发现他们所说的大多数是废话。因此,我们语文老师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评价语,用最精练的语言评价、引导学生,绝不应该拖泥带水,避免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应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三、力求生动、幽默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就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只要教师以声情并茂的表述,生动形象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就可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高效。然而,生动幽默的语言又是评价语的首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基于学情,依据教学内容,巧妙地使用含蓄简洁、诙谐有趣、意味深长或富有哲理的语言评价、引导学生,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鼓励,收获知识。

幽默风趣的课堂评价语犹如一阵清风,它不仅能给课堂注入活力,使课堂教学趣味十足,还能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记得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我发现我们班有位学生写作文,不加标点,可谓是“一气呵成”。于是在讲评这篇文章时,我也就“一气呵成”,学生看到我念得上气不接下气,建议我停一停,我故意笑笑说:“这篇文章没有标点,我可停不下来啊!”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也明白了我的一番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全班同学都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其实,生动幽默的教师评价语,不仅能让师生产生愉悦感,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收获、成长。

四、妙用启发、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去评价、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打开思维的大门,可以说是用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灵。那么,课上我们的评价就要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要善于设疑疏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发,探究新知。其实,学生的思维过程源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评价的好,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实现与作者及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学生马上质疑:“这‘沉默’为什么很可贵?”“可贵在哪?”,笔者顺势而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中找答案,之后安排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很快学生就解决了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启发性的评价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重点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了。

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回答提问,也不论是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都要注意讲究语言艺术,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多表扬,少批评,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算是批评,也要多点鼓励。也许教师在课堂上无意识的一句话语,往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甚至一生。正因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把好“语言关”,把随意性的评价语变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针对性的评价语,强化效果,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激励要真诚

真正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课堂上我们要用真诚、充满爱心的语言来评价激励学生,让他们觉得老师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第一个举手发言的,我们可以真诚地说:“太好啦!我发现你很有勇气。”想法独特的,我们可以说:“你很会思考,能想别人没想到的,老师喜欢你这样爱动脑筋的孩子。”作业清楚的,我们可以表扬:“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美的享受!”老师发自内心的赞美,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

2.激励要巧妙

课堂上,我们可以常说“谁来试试”“谁愿意帮老师来读一读”等充满激励性的语言,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我们应积极地予以表扬:“你说得真好!”对于回答问题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我们则不应该当面批评,他们更需要鼓励:“你很聪明,但是今天你的学习状态不是很好,先听听其他同的想法吧。”这样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心,也激发了他的思维,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3.激励要有效

表扬学生就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被表扬,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真会学习,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理解词语,你的办法真好!”这样的评价,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仅对被表扬的同学如此,对其他同学来说,他们有了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但我认为,激励性的评价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的难易程度,科学有效地给予鼓励。不能对一个优等生回答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就给予“隆重”的表扬,这种表扬不仅学生听了会腻,还会觉得老师不真诚,自然也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对其他同学也没有任何教育意义,这样的评价形同虚设。

五、结语

总之,课堂评价语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语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有时你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深情的拥抱,一次由衷的掌声也可以传递一种能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尽力锤炼好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创造出充满语文味的学习环境,从而创设出让学生如沐春风的语文课!

猜你喜欢
语言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