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模式的实施

2018-02-24 19:01张志会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图形概念微课

张志会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阎家镇初级中学,辽宁 锦州)

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样不仅容易引发学生的畏惧甚至逆反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面临着许多新的状况,将微课模式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微课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微课的基本内涵,是利用信息技术,依照人们对于知识的认知规律,对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呈现。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微课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微”,包括内容、资源、时间等。

由于认知差异,人们对微课给出了不同的概念,不过从整体上看,微课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包括:一是为自主学习提供服务,能够顺应信息化时代的移动学习需求,将学习变成一个随时可以进行的过程;二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视频设计,确保主题鲜明而突出;三是教学视频为课程核心内容,配合其他资料完成教学工作;四是课程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五是反馈及时,具备较强的针对性,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教师也可以及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为后续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参照;六是研究内容的表达更容易,成果转化也更加简单,加上课程容量小,耗费时间短,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1]。

二、微课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预习工作

课堂教学前,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做好预习,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微课应该贯穿在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预习阶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帮助学生预习数学知识,确保其能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明确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升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对“丰富的图形世界”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加入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图形,如公园雕塑、草坪、交通标志等,然后鼓励其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使得其能够发现蕴藏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保障。

2.优化课件制作

微课视频的制作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梳理,从中分离出适合通过视频演示的内容,从微课教学的目标出发进行视频制作;二是从网上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微课资源,经过适当修整后,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制作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首先,视频应该采用屏幕录制以及同期声形式,对键盘和鼠标的操作过程进行展示,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参考;其次,视频中应该适当增加教师授课的内容,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再次,微视频中应该增加一定的操作关键点和提示点等信息,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把握;最后,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着眼,需要将视频长度控制在15 分钟以内[2]。

3.改进教学方法

在微课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预先制作好的教学视频,代替传统板书来提升课堂效率,声像合一的形式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函数”的概念进行教学时,配合相应的动画软件,教师可以将函数曲线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对每一种函数的性质进行注明,也可以将其动态变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4.引入生活场景

数学概念相对抽象,初中生理解起来依然存在不小的难度,基于此,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例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教学中,对于线段、射线、角等图形,教材中给出的概念过于抽象,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将生活场景引入课堂中,以角的概念为例,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秋千,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配合相应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秋千的摆动就是角概念的延伸,并鼓励其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资源的整合工作,将微课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猜你喜欢
图形概念微课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幾樣概念店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分图形
找图形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