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2018-02-24 19:01饶俭良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玻璃器皿书本上猫眼

饶俭良

(抚州市临川区腾桥镇初级中学,江西 抚州)

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门学科在社会上运用得非常广泛,包括航空业、军工业和重工业在内的种种行业。而我国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课本知识上面,他们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到现实中来。面对这种情况,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在物理教学中实现演示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性以及动手能力

对物理教学来说,演示实验是重中之重,也是物理课的基础所在。应该利用演示实验将课本知识在现实中实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从原本的抽象知识变成了形象知识。不仅如此,演示实验还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从而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不需要老师督促,学生就会自发地爱上物理,喜欢物理。举个例子来说,初中物理课本上的物态变化对学生来说只是生硬的知识,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做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首先我们可以拿出一个玻璃器皿给学生看,学生面对新奇的事物肯定会感到非常好奇,等到他们凑近一看,他们就会发现在玻璃器皿的玻璃壁上面有规则不一的紫色颗粒。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跟学生解释这其实就是碘的固体形态。只需要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操作,将带有碘固体形态的玻璃器皿在酒精灯上稍微晃一晃,这时候紫色小颗粒就会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充满整个玻璃器皿。这种现象虽然老师常见,但是在学生的眼中,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在学生好奇的不断追问下,我们就可以开始讲书本上的升华知识,而这时候恰恰是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时候,学生通过这一现象轻而易举地就将升华的知识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学校的物理实验其实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按部就班地根据老师的步骤一一操作,其实这种方式是十分不对的。在新课改颁布后,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理应扮演一个促进者的角色,这一角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自己观察物理实验中的问题所在,让其探索实验的奥秘所在,老师只需要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向其解释就行了,这样学生才会有动脑思考的兴趣,也会更加开心地投入到物理实验中去。学生会在实验中发现问题,那么这一问题在他们的脑海里就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自主操作实验,需要他们对整个实验进行理解探究,使书本上的知识得以应用。一场实验是离不开分工合作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相互协作,拥有团队精神,这对他们进入社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导学生学习光学原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日常生活非常常见的猫眼来做实验。猫眼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随手可见的物件,可是其原理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洞就可以让我们看清楚门外人的整个长相。在演示试验中,我们可以给每个实验小组一个猫眼,让他们对其进行“解剖”,看看里面的零部件是怎么回事,等猫眼拆卸完成的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其内部构造非常简单,不过就是一个凹透镜跟一个凸透镜。学生学习了书本上关于凹透镜以及凸透镜的知识,这时候他们就会动脑思考,凹透镜跟凸透镜是怎么实现猫眼功能的。有些学生可能很快就能够通过画图得知,外部的凹透镜由于焦距比较短,所以外面人的长相就会变成一个缩小版的正立人像。而这时候凸透镜就可以将这个人像变成放大的影像。这时候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疑问,为何猫眼从外面看不见里面的人,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到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讨论得出正确答案的时候,那么他们就可以牢牢地记住凹、凸透镜的工作原理。

三、多开展一些课外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应该仅限于课堂,应该开展一些安全小实验,让学生在课外自己完成。这一类的小实验要更贴近生活。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为实验的材料,让学生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当然,这种小实验需要具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水果电池,让他们明白为何有的水果能够导电有的却不行,让学生在对比中不断地分析,然后取得成功。这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然后喜欢上初中物理这一学科。

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自己动手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课本知识的可用性,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他们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能够给我国提供人才的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玻璃器皿书本上猫眼
放大与颠倒
猫眼里的星空
猫眼里的星空
元代玻璃器皿中的“蓝莲仙子”
隋唐时期玻璃器皿特点
智能书本
喵、猫眼太阳镜来袭
多看一眼
玻璃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