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塑造心灵之窗
——初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

2018-02-24 19:01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生传统语文

赵 强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中学,四川 泸州)

文化的渗透,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滋养传统文化在初中生心中的生长,最终达到学习与精神并进的状态,帮助学生获得双重的胜利。

一、挖掘趣味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采用趣味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可以将初中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可以挖掘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习俗,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比如对于传统节日的介绍、古代有趣的风俗等,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渗透之后,学生本身也能够提升对其的热爱,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从而达到知识与文化齐头并进的状态,最终必定能够在语文的学习效率上得到显著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秋天的怀念》时,虽然本文讲的是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但是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了解秋天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初中生只知道八月十五吃月饼,但是对它的来历却不甚了解。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中秋节又称拜月节、女儿节以及团圆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固定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中秋节的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利用课本内容,拓展传统文化

现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收录了众多的优秀文章,帮助学生增长语文知识,但是在这些精品中,从不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赞美或者介绍。如,教材中的古诗词与文言文,它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古代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需要学生从小去了解与学习,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只有认同国家的文化,才能够认同国家的一切。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传统知识,对其进行一个深度的解释,或者是在此基础上找出更多的相关知识链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论语》十二章时,里面汇聚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比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等都是孔子对人生的感悟。让初中生明白对待朋友、对待学习、对待自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总之,传统文化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追求,在对待青少年的教育中,更应该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加强文化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在朝朝暮暮的时间里,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但是,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传统文化,并且将自己的所学付诸行动。在进行活动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会考查到学生的各个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何乐而不为?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次“传统文化”的班会,首先将整个教室依据古代的风格进行布置,仿照古人的“诗会”,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古人故事,不论是诗人的怀才不遇,还是传统礼仪,都可以作为一种主题,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班会中亲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必定能够加深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好感,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也能够起到作用,最后,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做好一切的准备迎接它的到来,将它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之上,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特征。与此同时,也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传统文化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以上仅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所作出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生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