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绽放

2018-02-24 19:01臧家林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所教贺卡新春

臧家林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江苏 南京)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具有观察并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可是独立的思考,要需要学生具有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而产生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因此,和学习能力相同,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体现,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或测验练习,都应围绕这两方面展开。从智力因素方面,初中生应该了解前面所总结的各种创造发明的基本想法和经验,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很重要。

那么,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合适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创设探索性的适合情境,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创新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能根据所教教材的知识特点,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提出贴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求知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我在讲授初一年级WPS演示时,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制作新春贺卡,作品中要求有艺术字的设置和图片文字的混合排列。在学生动手实践时,学生的兴趣十分高,交上来作品都很精美。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设置为艺术字,空白处还配有学生自己的照片;有的学生把班级的介绍输入到文本框内,用醒目的字体标题注出来;有的学生把自己对新春的祝福写成短文放在文本框中,短文题目则用很大的字体制作。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展示班级各位同学的优秀作品时,看到其他学生设计的富有想象、各有特色的新春贺卡,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即使在下了课还有很多的学生围着我,要我重新布置学习任务——制作新春贺卡,他们都表示,这一次一定能做得更加的精彩。由此可见,如果老师提出的问题是贴近学生实际的,便能很好地调动起他们对所教内容的参与性,从而让学生以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来创造,也就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学生创新很重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有用精彩的语言和动人的表达才能吸引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新信息,就必须自己掌握最新的资讯,在讲授课堂知识点时可以通过很多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讲述《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课时,课本中提到了一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这时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日常的生活应用广泛。另外在讲授解《认识计算机》时,教师可以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看到所要学习的计算机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做一个对比,引导学生在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脑,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与创新。我在《视频获取与加工》课的教学中,对于课堂的情境引入设计的更丰富一些,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有谁看过有关于恐龙的电影吗?”那么这些电影是怎么拍摄出来的呢?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再来讲授关于视频的知识点,学生就很感兴趣。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知识点以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视频的片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三、将知识点联系生活实际,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讲授课本中知识点时,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利用生活的常识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初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相关联的课程。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实践又是最重要的。因此,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动手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多去动手实践。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内容,与所教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如果在WPS表格中,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设计课程表、座位表,学会去计算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成绩,这样的操作学生既能掌握了知识点,也学会了常用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只要信息技术老师能更新自己的观念、开放自己的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所教贺卡新春
新年贺卡
爱心小贺卡
在“圆周角”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中秋贺卡
独占新春第一芳
豆娃娃送贺卡
新春路上不轻松
学科德育的发力点在哪儿
运动学中的“一种模型”、“一种思想”、“一种定义”
为什么读书的时候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