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管理 主导德育教育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

2018-02-24 14:41蒋巧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班级

蒋巧真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仙都中心小学 福建漳州 363000)

清代袁枚曾创作过这样的作品:“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1]”是啊,青苔虽然弱小、且多隐藏于阴暗潮湿的地方,但它却拥有畅想未来的勇气和骄傲,不畏风雨,坚强自若,这种强烈的生命力、突破自我的勇气正是教育的传承和目的。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更兼任花园管理的班主任们更是将这样的教育当作自我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帮助学生将善良融入血液,将坚韧刻在内心,将勇敢镶嵌在记忆,就成为了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关键,也是管理班级的新式武器。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作为中国脊梁的文化品格,我们有着深厚的底蕴。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类思想汇聚于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初入时代的小学生,认知行为仍然没有呈现稳定的态势,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虽然在小学阶段,基础教育重视德育工作的发展,但仍然出现了诸多问题。

1.媒体大众的导向不明

在信息化全球覆盖的大前提下,各类健康的、不健康的,科学的、不科学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充斥着国人的眼球。在未形成稳定价值观念的孩童眼里,这个世界是光怪陆离的,是被妖魔化的。那么如何保持校园的这份净土,如何在大媒体的隐性引导中,披荆斩棘,摆脱污浊,值得班主任深思。

2.家庭教育的隐性缺失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浇灌者,那么父母就是学生健康长大的守护神。所谓要想小树长得直,就要随时动动枝[3]。这里的修叶剪枝不是一家所为,而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然而,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脾气暴躁、不善沟通、有的甚至以恶作剧为手段吸引其他人的注意。究其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经过调查,在福建华安,有许多孩子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而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身边长大。由于隔代的原因,多数老人溺爱孩子,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孩子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3.学校教育的形式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模式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家长、教师都过多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使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并受到时空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处于教条的形式主义。真正的道德教育不是几次座谈会、也不是几个主题活动就能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项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的事业,是班主任一项长期不懈的良心工程。

二、稳步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策略

1.放低姿态,认真倾听

爱如太阳,吸引着无数的生命去靠近,爱也如灯火,能照亮人内心的灰暗。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单纯的,敏感的,在感受爱的同时也会把爱传递回去。正是因为这样,学生能敏感的感受你喜不喜欢他,如果喜欢他会加倍努力的让你更加喜欢他,如果你不喜欢他,那么他就有可能会远离环境而变得孤僻。这是低龄儿童获得价值认同感的主要方式,所以在班级的管理操作中,我们要把爱心覆盖到整个班级体,班主任就是那个核心向心力。放低姿态去倾听学生的需要和诉求,拉低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学生身边最贴心的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唤醒学生身上美好的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更能了解学生的差异,更好的管理班级,让每个花期都变得绚丽多姿[4]。

2.以身作则,榜样力量

想要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就离不开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力量。在学生眼中,老师的言行举止都是模仿的素材。在模仿的过程中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褒奖。那么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自身的榜样力量,在日渐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发动学生、主人翁意识

作为统领班级的决策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存在[5]。但光杆司令是组织不了一个军队的。所以班主任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意识,提高自身主人翁意识。放手将权利交给学生,将发言权交还给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积极采纳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多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表现优异的同学或者进步很大的学生,把他们安排到班级管理的各部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主动改变自己,不仅发挥教师的榜样力量也发挥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道德教育的活动中,放开自己,快乐成长。

4.开展多样活动,科学发展

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教师平日的谆谆教诲,也离不开生活实践的点滴汇聚。想要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不能单纯的空喊口号,要将道德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班主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实际情况的德育活动,譬如在家里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节日里为自己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内化自身道德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科学技术在不断刷新人类的认知和观念,但唯一不变的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片初心。无论时代如何变幻,班主任作为灵魂的总设计师都会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亦步亦趋,让德育引领管理,让爱的馨香润泽少年们的童年,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世界中健康成长。

[1]李慧.刍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点滴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7(9):234-235.

[2]许兰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7(1):469.

[3]廖自学.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文学教育(中),2017(12):130.

[4]陈改兰,刘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新课程(上旬),2016(2):43-43.

[5]陈杰.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讨[J].考试周刊,2018(16):17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工作班级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