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意义

2018-02-24 14: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讲授师生教学模式

金 玉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1999年以来,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型为“大众教育”。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学习氛围上看,学生旷课率升高,不注意听课、玩手机游戏、睡觉等情况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学生的学习动力下降[1];大部分学校重科研轻教育,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科研工作的压力大,教师对教学缺乏动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时间精力不够;学生的学习的功利化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系学科带头人张学新教授,深入分析了传统课堂与讨论课堂的利弊,于2014年提出了“对分课堂”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将介绍“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意义。

一、什么是对分课堂

张学新教授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互少,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低,很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以及讨论式教学中难于控制学生思路这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是对症思辨能力提升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结合起来, 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 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 并将讨论时间错开, 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 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 在此期间加强过程管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分为时间分离的3个过程,分别为讲授( Presentation) 、 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为 PAD 模式[3]。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自2014年张学新教授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来,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在一些大学课堂试点运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明秋老师在微分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学生选课时将教学大纲上传选课系统,加深了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同时采用教师课堂讲授重点章节,学生课后阅读教材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下次课的前一半时间交流讨论,展示自己所掌握的内容[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学院的邱爱梅老师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了市场营销原理课中[5];海口经济学院的王明媚老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采用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6];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心舒老师,在《银行柜面英语口语》课堂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小组练习和班级展示活动,提高了学生练习口语的主动性[7]。

三、高校引入“对分课堂”的意义

“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实践应用,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缺陷,强调了师生双方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互学习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形成依托关系,充分分享自教与学的权利。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师生角色和定位互相转换,使得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教与学的过程当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划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讲授( Presentation)、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和讨论( Discussion),简称PAD。这种教学模式做到了“隔堂讨论”,让学生有一周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对课堂讲授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准备下一周的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转化。这样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是有备而来,显著提高了讨论的质量,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感。同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和保护了学习主体的差异性,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弹性评价机制。对于成绩要求不高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可以在讨论中积极表现,使其能够保底通过,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通过期末的开放性考核,可以将其能力和优异形展现出来。

结语

在高能教育过程中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互换,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通过采用PAD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前期投入小,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教学改革。

[1][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3]杨淑萍,王德伟,张立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9).

[4]刘明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6(4).

[5]邱爱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其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5).

[6]王明媚.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高教论坛,2016(8).

[7]何心舒.基于对分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4).

猜你喜欢
讲授师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麻辣师生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的讲授方法探讨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