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体育教学如何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

2018-02-24 14:4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锻炼身体体育锻炼体育

陈 彤

(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济南 250117)

一、什么是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指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一种理念,是指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教学是一个增强学生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全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其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途径。技校体育教学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

体育是为发展兴趣爱好、表现创造性、培养审美能力、锻炼身体而进行的身体活动,它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并伴随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把人一生的身体锻炼活动分几个组成部分,那么,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是连接家庭和社会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的实施对学生自身的终身体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在这阶段,就要施以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手段,促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学校期间是人生中接受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学习和锻炼的阶段。[2]

学校体育还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提供了实践环境。如教师可以根据体育项目和学生的个人特点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并可以进行相应的个别辅导,以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

二、实施终身体育的目的、任务

1.实施终身体育的目的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培养他们具备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健康身体和良好的体能,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养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2.体育教学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培养他们懂体育、爱体育,会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了解并掌握一般体育项目和竞赛规则。

向学生传授卫生健康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良好卫生习惯,为以后安全从事生产劳动、保持自身健康奠定基础。

根据学校特点,结合专业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使其具备未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身体条件。

教育和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思想作风,使其具有勇敢顽强、合理竞争、实事求是的精神。锻炼时要让学生明确“我为什么要锻炼”,锻炼后要使学生有意识地觉察到锻炼的效果是否与规定目标一致,这样就会将身体锻炼置于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中。

三、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情况和爱好,提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并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恢复精力、提高学习效率、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学校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有早操、课间操、第二课堂活动、班级体育锻炼和个人体育锻炼等。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兴趣的形成、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我国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中都作为教学任务。但由于对学生终身体育的特殊作用认识上的欠缺,许多体育工作者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实践证明,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动因。这使我们深刻领悟到体育教学大纲把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体育教学主要任务,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兴趣。例如,当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时,教师应正确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对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帮助。同时,灵活多样地开展各项竞赛活动,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学比赛,并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趣味性浓、竞赛性强的体育游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在娱乐中发展巩固,提高认识,更新观念。[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在工作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应地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根据这一情况,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来释放心理压力,以确保心身健康。这样,体育锻炼将成为新世纪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终身体育必将成为社会发展及提高全面身体素质的需要。

学校教育是一项规范、系统的工作,它由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组成,各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学校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发挥体育的整体效益,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不断开展,体育教学将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组织形式将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必须随着这些变化逐步更新观念。

要进一步提高体育工作者的认识水平,体育教师应以积极态度不断更新和扩大知识范围,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掌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上好每一堂课。学校应加强体育师资的培养与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和科研条件,使体育教师成为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新型体育专门人才。

应逐步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和身体锻炼的认识水平,树立全面的体育观念,使学生充分了解体育对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作用,引导他们把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建立起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自觉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应合理安排与终身体育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大胆尝试依照学生兴趣、结合学校环境和条件实行的选项教学。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

[1]荀盛龙.从终身体育观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衡水学院学报,2015,17(04):27-30.

[2]金首旭.影响延边城市居民社会体育活动的学校体育教育因素分析[D].延边大学,2000.

[3]梁海龙.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1(16):267.

猜你喜欢
锻炼身体体育锻炼体育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锻炼身体
绕着猴子走一圈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天天锻炼身体好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