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

2018-02-24 05:25史淑娟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生效率探究

史淑娟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中学,山西 运城)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高中数学教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填补传统模式造成的教学空缺,还能让高中生在交流沟通、合作探究中提升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促使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缺乏一定的实质性

为了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大部分高中数学老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座位调在一起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老师如果不能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产生深刻认知,就不能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虽然看上去在积极合作探究,但是没有学生愿意代表小组发表意见,缺乏相应的实质教学价值。

(二)高中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机会不均等

素质教育中强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做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善于表达的学生,思维活跃,通常都是作为代表阐释小组意见的人,而性格相对内向的人,因为不善于表达就会缺乏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卸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责任。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控能力差的同学还会脱离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提升,数学成绩逐渐下滑。

(三)老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负责高中数学教学的老师一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接触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学时应用最多的还是传统模式,教学效率很难提升。再加上学校很少组织老师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导致大部分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没有正确的导向,从而使得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手段

如果一直保持一种教学模式,高中生很难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老师要合理利用教学中的各种资源,对教学手段加以创新,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进一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开展。

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例题,像是测量河两岸的AB两点之间的距离,或是建筑物制高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等,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掌握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的实际应用。充分激发高中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合理划分小组

既然是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确保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抛物线”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生活中的抛物线有哪些,该如何计算它们的轨迹方程?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就能充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再例如,学习“双曲线”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曾2/葬2-赠2/遭2=1(葬>0,遭>0,糟2=葬2+遭2)的特征,熟练掌握离心率e=糟/葬等基础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高中生会逐渐提升表达能力,并认知到自身不足,从而逐渐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并且还能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记忆。

(三)加强老师指导

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老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让高中生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老师要熟练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适位置,挖掘自身学习潜能。例如,学习“定积分”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就要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进行拔高训练,能力稍弱的同学进行基础练习,鼓励学生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并且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高考的一大难题,而数学作为高中教学里相对较难的一门学科,需要老师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从而确保高中生提高学习水平。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这是锻炼高中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理应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高中生效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