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

2018-02-24 14:41李素平
新课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创设多媒体课文

李素平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清苑小学,河北 保定)

“活”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创设课堂氛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对象和教学环等因素,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针对课堂教学活起来进行分析,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从而更好地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的外在形象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魅力三分钟展示,读书推荐、每日一诗分享、人物点评等,都是很好的形式,这样,不仅引领学生迅速回归课堂,而且为新授课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师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就要面容和蔼、话语亲切、激情饱满地去亲近学生,并且还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耐心倾听,并予以指导,不呵斥、不体罚;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其再接再厉。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太厉害!”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指责、不厌恶,并耐心地指导,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这样学生乐于和老师接近了,也慢慢打消了对老师的恐惧和隔阂的心理,于是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情景创设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如问题情境、合作情境等,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如人教版《比尾巴》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师生问答的互动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学情境中。

如:“同学们,动物园里特别热闹,小动物们正在进行一场‘比尾巴’大赛,你们想知道比赛的结果怎样吗?”简单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然后教师借助课前准备的教学材料,进行课文内容的进一步讲解和分析,通过幽默的语言、肢体动作,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教材中枯燥的文字阅读,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情境,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蝙蝠和雷达》这一课时,小学生对蝙蝠依靠无线电定位的原理不理解,仅靠教师进行口头讲解也不易说清楚,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演示蝙蝠依靠无线电定位的原理和过程,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再如,在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时,由于事件距今近七十年,小学生对此非常陌生,仅用语言描述比较抽象,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再现当时的盛况,学生就能对当时的热烈氛围和毛主席浓重有力的乡音所感染,就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起到很好辅助教学作用。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还能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多种多样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有利的阅读环境。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历史题材的记事写事的课文,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史记》中的“将相和”、抗日战争年代的“狼牙山五壮士”等。这些课文所述的内容比较久远,与现代小学生所处的环境大不相同,而且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学生对课文的人物或事件、当时环境不熟悉,导致课文理解有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就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课堂气氛活跃是基本特征

教法“活”,学法“活”,课堂气氛一定会“活”。教师引领学生努力“探究”、大胆尝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勇于“超越”;教给学生敢于做出“选择”,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学生就有学习的激情与动力。自由地争论,开放的课堂,解放的思想,学生就可以积极参与,淋漓发挥。在辩论中发展个性,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在这样的实践中,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思考、陶醉、收集、处理信息,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得到成长。

上文已经针对课堂教学活起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能力与经验的限制,本文对课堂教学活起来的论述可能不是很成熟,不是很全面,也许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还需要同行们多多批评、指正,进而不断分析、探究以及总结,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得到优化,从而为更多同行们提供有效的指导。

猜你喜欢
创设多媒体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背课文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