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实践探究

2018-02-24 14:41闫玉辉
新课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参训研讨名师

闫玉辉

(唐山市路南区教师进修学校,河北 唐山)

小学名师送教培训是由区域内的小学名师组成讲学团,到各学校开展示范课教学和交流研讨,从而实现对参训教师进行高效能的培训。通过名师的现场教学活动,原汁原味地向参训教师传递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提高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必要性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影响和制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校教师资源的不均衡。

1.小学名师在学校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显著

相对于中学而言,小学具有农村学校数量多、分散性大的特点。以笔者所在的县区为例,区域内共有小学29所,其中市区学校18所,农村学校11所;小学共有省市区三级名师28人,非均匀地分布在20所学校中,其余9所学校没有名师。名师是区域教育中的稀缺资源,在学校分布上存在不均衡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发展的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不均衡发展态势。

2.小学名师的流动性差

许多学校都把名师当做金字招牌,基本上不会允许本校名师在校际间进行流动,从而导致绝大多数的小学名师长期在一所学校任教,流动性很差,制约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有效发挥。

二、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主要制约因素

小学名师送教培训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赢得了受培学校和参训教师的认可和好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限制和影响着培训效果的提升和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发挥。

1.小学名师工作任务重,送教培训次数少

小学名师作为学校的教学核心力量,教学和教研的工作量是很繁重的,基本上在一学期内只能开展一次的送教培训。还有一部分名师不仅承担着教学任务,还承担着一定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无时间和精力去开展送教培训。具体到受培训学校和各学科教师而言,一学期可能也只有一次左右的参训机会,以至于个别参训教师把送教培训戏称为“慰问演出”。送教培训数量相对少,难以满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

2.交流研讨时间短、不深入

在小学名师送教培训中,示范课和课后的交流研讨是相互依存与并重的有机整体。然而现场的示范课教学是需要学生参与的,所以送教培训只能在正常工作日进行,这就形成了送教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在以往的送教培训中,每次都有一部分参训教师在示范课结束后就要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导致了只能在课间的休息时间进行简单、形式化的交流研讨,制约着交流研讨的深度和质量,严重削弱了送教培训的实效。

三、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提升策略

1.健全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管理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对送教培训的重视程度,健全管理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送教培训工作纳入名师的工作量,督促学校为本校名师“减负”,把名师从繁重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从源头上激发小学名师的开展送教培训的积极性,增加每位名师开展送教培训的次数,更好地发挥名师在区域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深入开展交流研讨

为了有效解决送教培训中存在的工学矛盾,送教培训主管部门和教研室进行密切合作,把送教培训和学科教研相结合、相融合;做好同各校的协调,组织区域内各校的学科教师统一参加送教培训活动,扩大送教培训的参与面和辐射面。同时,把每次送教培训和教研活动时间延长到2课时及以上,增加课后的交流研讨时间。

3.规范和完善交流研讨环节

首先是名师说课,介绍展示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其次是议课评课,参训学科教师对展示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进行评议、交流和讨论;最后是点评,教研员和专家对展示课进行分析、点评。通过这些环节,使参训教师能够听明白、说清楚、想透彻、学到位,充分拓展交流研讨的深度和广度。

4.搭建送教培训的资源共享平台

每次送教培训结束后,我们及时把小学名师送教培训的课堂录像、教学设计、课件、交流研讨录像等资料进行整理,上传到局域网的名师送教培训资源共享平台。参训教师可以便捷地进行观看和下载,有利于参训教师的二次观摩和学习,实现了名师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升送教培训的效果。

小学名师送教培训搭建了参训教师同名师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打破了区域学校间的壁垒,实现了名师资源的共享,有效发挥了小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参训研讨名师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参训学生在实验室建设和实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山东莱西加强公务员试用期培训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