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素养,优化课堂教学

2018-02-24 05:25王金玲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素养教学模式语文

王金玲

(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山西 阳泉)

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们应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使师生在课堂文化的浸润中共同成长。

一、提升教师政治素养,为课堂注入教育的激情

叶圣陶认为,教师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爱国心和公民所具有的道德要求,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梁实秋记录了自己在清华大学听梁启超的一次讲课,梁启超先生在课堂上讲到《桃花扇》时,由大明王朝的灭亡,想到戊戌变法的失败,他为国家悲,为民族悲,为百姓悲,“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讲到杜甫因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压抑在心头的阴霾终于烟消云散,感同身受,在课堂上他“又张口大笑了”。梁启超把喜怒哀乐在课堂上富有激情地呈现出来,课堂中洋溢着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唤醒了学生心灵。梁启超所具有的政治素养,包括内心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一个对祖国有深厚情感的人,才能教育学生具有爱国精神;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才能教育学生具有担当意识。当今的教师要学习梁启超先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给课堂注入教育激情,因为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希望。

二、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给学生带来精神的培育

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研究和开发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有着直接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有可操作性,但一些教师没有掌握这些教学模式的精髓,有的课堂存在“有温度没深度”“有热度没效度”的现象。程红兵说:“课堂教学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就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有文化的课,应该是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的课。”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要在课堂上热衷于花拳绣腿的展示,不要害怕“冷场”去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有好课之形而无好课之神。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不能虚拟化、抽象化,而在一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作为一名执教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角色的细微变化,什么时候是引导者,什么时候是合作者,应该采用哪种教学策略,建立一种怎样的现代师生关系,达到一种怎样的课堂效果,在开放自主的探究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而不是无效的合作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其实在影响课堂生活质量的因素中,教师的业务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具有丰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能力,可以满足学生在课堂上渴望求知的热忱,教师也将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中,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语文学科,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要从学科中心转向育人中心,要从追求分数转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修养。

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让教学汲取传统的智慧

语文教育的意义就是改造国民精神,培养人文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主要强调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经验、文化精神等人文科学的成果培养人。一名语文教师直接体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方式莫过于在课堂上行走,有人曾问柏拉图什么是学校,柏拉图说一个老师和几个学生在树下聊天,这就是学校。《论语》中的侍座章是唯一一篇有故事、有情节、有性格的篇章,其中蕴含的教育教学思想至今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孔子在谈话时首先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打开了平等对话和深入交流的闸门。在每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后,他对学生的评价充满了爱意、理解和尊重。侍座章回答了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怎样做老师的繁复问题。当代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新的理念和新的实践操作不断涌现,但回首之间,我们看到圣人之教的光芒依然那么耀眼。所以我们不妨回过头来,从两千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这种先进的师生关系定位,在现代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我们在新课改中提出,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师生处在一个同样的平台和高度上对话,以对话的教育理念为支撑,以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人本主义生态课堂为载体,本着对话的精神,基于对话的视野,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汲取教育的智慧,从而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在今天这个价值多元且混杂,信息灵便且芜杂,崇尚自我却又极易从流的时代,需要借助语文文化洗净我们的心灵,借助语文去创造、呵护、滋养人类未来美好而崭新的集体记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先提升自身的素养,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为自己的生命赋予积极向上的意义。

猜你喜欢
素养教学模式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