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探究

2018-02-24 05:25杨永峰王海安
新课程(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方式学科

杨永峰,王海安

(1.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初级中学,安徽 马鞍山;2.安徽省马鞍山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安徽 马鞍山)

一、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于体育学科没有多大的参与兴趣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在众多课程的压力下和众多竞争者的威胁下,不得不放弃很多玩耍时间,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进行学科学习。虽然体育课程开设的初衷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但是到目前为止,该课程已经发展成为上课前进行热身运动,之后就是学生的自由时间,他们进行聊天、散步、发呆已经是一些常见的现象。体育课也就成了学生自由散漫的时间,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走上体育场,大部分学生也认为体育课就是让他们“玩”的课程,种种因素都在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2.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社会发展迅速,与众不同的思想方式、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但是现今的思想方式没有完全改变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着教学方式延续传统,单一落后。有些老师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学方式依旧枯燥无味,让这些出生在新世纪的学生慢慢产生厌学情绪。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技术性动作的示范,要求学生跟随老师的动作进行反复训练,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能够掌握的学生也是暂时的,不能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目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强行灌输知识给学生,学生对知识内容没有进行了解,就急着接受,还必须“死记硬背”地成为自己的东西。这一切都只体现出了教师在课堂上“教”的地位,没有确立起学生“学”的地位。时间一长,学生就会默默接受这一种教学定式,形成教师的绝对性认知,认为教师教给我们的都是好的,教师让我们学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对知识没有强烈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慢慢就会失去思考的能力,体育课上都是按照教师的动作来完成,从来不问为什么。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由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教师必须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就需要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他们了解体育课程的优势,比如:教师在体育课上给学生讲解关于足球的起源和比赛规则,教师要在学生对这些理论性知识没有兴趣的时候,进行转折性的创新,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踢足球比赛,在足球比赛中,学生为了胜利才会用心记下比赛规则,针对不懂的地方也会问老师,记不清楚的规则成员之间会相互提醒,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最好不过了。

2.创新教师上课的方式,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影响教学质量,既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就要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为了改变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比如:在田径项目训练时,长短跑的训练和体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根据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适当安排训练任务。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比赛,比赛游戏对于学生教育来说屡试不爽,学生可以在有趣的竞争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巧,锻炼自己的体格。在体育项目的选择和日常生活的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由发展,比如:有的同学喜欢篮球,有的同学喜欢跑步,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地成长。

综上所述,要提高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就必须根据新课改背景下对课程新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创新性改变,需按照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积极有效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学科的参与程度,最终实现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方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体育课
“超学科”来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