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

2018-02-25 07:59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师生

苏 媛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第一中学,宁夏 中宁)

综合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讲解知识,没有注重考虑学生的感受,长期灌输知识点,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难以激发积极性,导致学生感觉数学课程枯燥无味,产生厌烦感,不愿意主动学习课程内容,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应深入落实互动交流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间、师生间加强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中感觉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讲解新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运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多与学生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更加扎实地掌握教材内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此外,教师对于学生取得的进步,应多鼓励多表扬,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学习知识。可见,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能够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消除不良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认真学习,转变学生被动的状态,进而提升学习效果。此外,互动和交流能增进师生感情,并消除隔阂,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出答案,这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上体现出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数学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探究

1.师生共同探讨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积极运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讲解新课程时,先传授和讲解知识,而后,主动与学生交流互动,师生共同商讨数学知识,沟通中不仅拉近距离,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巩固和复习基础知识,告诉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知识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很容易忘记知识,考试中无法快速梳理出思路,直接影响做题效率”,进而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如何更好地学习。

例如,学习“集合”相关知识的时候,先结合生活中集合的相关知识讲解数学知识,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后,与学生一起探讨与集合相关的知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引导学生依次表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时,应先讲解数学知识,之后,预留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探讨后选出代表,表述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各组成员积极沟通和互动,主动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说出见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氛围,创设了互动、轻松的教学环境,实现了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学习“指数函数”时,教师先传授指数函数的教学方法,而后,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各组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一起商讨如何解指数函数,加强组内成员互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增强向心力。同时,学生共同商讨和分析,思维更活跃,注意力更专注。深思后成员依次说出答案,沟通与协商,确定出正确的答案。整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主动交流互动,进而明确了解题方法并积极解决,有效提高了计算能力。

3.师生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落实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引发学生心中产生疑问,从而与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共同分析和思考问题。商讨过程中加强互动和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及时纠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要想解决问题,应先理解知识点,完全理解之后,才能总结出答案。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后学习中独立自主总结教材中的知识,快速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平面向量”时,就可以结合新课程的内容提问,布置悬念,师生互动交流中共同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告诉学生如何分析平面向量,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应用非常重要,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模式,还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逐渐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改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此外,师生可以一起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相互讨论、分析、沟通、互动,最终总结出答案,有效提高学生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师生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设计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