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互动,打造高效化学课堂

2018-02-25 07:59吴玲丽程俊灵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稀硫酸二氧化硫交流

吴玲丽,程俊灵

(1.湖北省天门中学,湖北 天门;2.湖北省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天门)

互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讨论空间,让其在思考交流中发散思维,促进碰撞,以此提升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时点拨,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良好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最终实现能力提升。

一、加强关注,营造和谐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期间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效率,更要关注其情绪,及时调控,灵活引导,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最大限度推动教学,有效落实课堂目标。

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在情感上赢得学生信任,才能增加其学习兴趣,进而对内容更加关注,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加强师生互动,减少说教,以此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尊重,并能结合实际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无形中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原电池原理”时,就可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实验引导,先让其自主操作。首先,将一块铜片放到稀硫酸溶液中,紧接着将一块锌片放入稀硫酸溶液,将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连接导线后会发现铜片表面起了气泡,这就使很多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出现气泡呢?对此,就可与学生展开交流,鼓励其质疑。在这一环节,很多学生踊跃发言,给出了不同想法,像“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稀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了氢气”以及“铜、锌共同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气体”等。在这一基础上,可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以此提升思维能力。

这样一来,便能充分激发学生,让其在问题与兴趣驱动下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发展,获得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要积极引导,参与到学生交流中,在关键处点拨,以此提升教学效率。

二、鼓励质疑,促进多向交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不仅是贯穿教学的线索,更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影响。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思考中获得发展,以此落实个性化学习。

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要注重开放性教材的挖掘,借助互动激发学生,让其在良好平台上尽情思考,尝试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提出富有个性化的问题,无形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养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让其在相互启发中获得思维提升。与此同时,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从中挖掘新的教学资源,以此服务教学设计,做好预设和生成。在指导学生研究“乙醇消去反应”时,就可借助实验开展互动,首先让学生将乙醇加入稀硫酸中,并在生成的气体中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之后就会清晰发现溶液褪色,这时就可确定乙烯产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质疑:“能让高锰酸钾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乙烯,还有可能是二氧化硫,所以不能确定。”对于这一想法,不能急于否定,可按照学生思路与其交流:“为什么会是二氧化硫,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确定乙烯的产生呢?”以此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使其逐步意识到: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因此可以和乙醇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此,学生便能清楚如果要确定是否存在乙烯,就要在实验中预先除去二氧化硫,以此完善实验设计。

通过这样的设计,教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与其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要点内容的理解,以此完善认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能力提升,在积极落实新课改目标的同时发展学科素养。

三、灵活调控,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的教学不仅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还在于是否能灵活引导,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学习,积极落实学习任务。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生成性资源,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此达成对课堂调控的目的,确保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以参与者、组织者的身份参与,以此带动学生,让其在不断深入中夯实学科基础,为复杂问题的解决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实施时,要灵活掌握切入时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讨论方法,以此引领课堂,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一方面设计教学围绕学生“最近发展区”,积极引导,落实个性化教学;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帮助,以此挖掘学生潜能,让其在化学舞台上尽情发挥。在教学“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时,教师就可结合实际灵活组织,在根据教材开展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究,适当放宽要求,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对反应装置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可设问引导:这个装置是否需要改进?还能运用于哪些反应?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对实验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

总之,互动模式的灵活运用是构建高效化学课堂的途径,具体开展时要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思考、探究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素养提升,以此落实新课改目标,实现综合水平发展。

猜你喜欢
稀硫酸二氧化硫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泥炭的稀硫酸预处理及其工艺优化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氯碱工业稀硫酸回用于联二脲的生产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
补注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