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体育课的几点思考

2018-02-25 07:59马雅雯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课外体质

马雅雯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一站学校,宁夏 石嘴山)

现在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只重视与升学考试相关学科的学习,对艺术学科方面的学习淡然处之,导致学校高中阶段体育课的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准备报考体育院校的学生较重视体育课程的学习,不报考的学生对体育课很淡漠。在升学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指挥下,一定程度上体育课开设有点缀之嫌。开设的体育课也由于时间有限,仅仅限于户外方面的锻炼,感悟、体验,技法、技能的研习抑过多侧重实践方面的学习,理论学习活动颇少。长此以往,使学生对体育课没有了兴趣,也使体育教学成效大打折扣。作为体育体育教师,如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改变这一现状呢?组建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是个可行的办法。

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给爱好体育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这是我们组建课外体育兴趣小组的目的。作为体育老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健身意识,掌握运动的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但是有些学生对于体育上的内容不喜欢,也就主动寻求运动的机会,没有动力,缺乏自我喜欢的内驱力,所以不喜欢运动,开设这样的兴趣小组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些喜欢的运动,慢慢地培养学生爱上运动,主动运动的好习惯,因为开始喜欢慢慢地就会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寻找运动中的快乐。我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来鼓励学生动起来。

一、组织健全体育兴趣小组

我们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提供了专门的活动教室和场地。我们吸纳了大约30名左右的体育特长生和爱好者,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有些人刚开始不喜欢运动,也不觉得运动会给他们带来快乐,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偶然的机缘被迫进行锻炼,慢慢坚持下去承受耐力运动产生的比较痛苦的身体反应后,超过了身体的不适感后就对运动自然而然地喜欢起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一些例如乒乓球、排球、健美操之类的运动兴趣小组。学校的体育课是让学生学会运动,目标是让学生喜欢运动,而兴趣小组的设置要切合实际设定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活动,从而使学生从喜欢运动到主动去运动,这就需要学生克服身体的不适,例如肌肉酸痛、呼吸困难、疲劳费力等之后体验到运动之后的愉悦放松和精力充沛。

二、学生体能测试

今年来,从国家到家庭到学校人们都开始意识到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在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达到及格标准的比例是达标率95.9%,优秀率是31%。面对这样的数据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样的成绩非常满意。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的体质依然呈下滑趋势。这是因为我们的低标准高及格率在误导人们。那在现实学生体质状况下,我们如何准确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发展阶段和真实水平。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体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不可小视。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提高标准加大考核结果监督。实事求是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在政策设计上客观地考查设计学生体能测试的标准。

三、以中考促进体育锻炼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4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份政策文件针对体育中考,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普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体育运动的重视和国家应对学生体质下降做出的决心。然而面对升学这面大旗,体育中考也层出不穷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送分考”“满分试”引起的争议影响也很大。这些现象和我国学生的体质下滑还有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格格不入。作为体育老师表面满意而内心无奈。应试教育的压力让不得不在学生体育考试上人为地创造满分。实现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满足学校领导的满堂红。因此体育中考应该是具有人才选拔和体育学习及体质评价的目标。将“合格性考试”转化为“选拔性考试”,而且考试成绩的分布也应该符合正态分布,有着合理科学的区分度。但是现在的体育中考使得体育方面低分的学生通过突击训练,轻而易举地拿到高分。这样学生就不会“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坚持锻炼。学生的体质得不到根本的改善,起不到引导,加强学生锻炼的作用,更谈不上运动习惯的养成没有一定的监督作用,最后的结果就是流于形式。在未来的改革上,应当将体能和技能相结合,多提供一些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选择。这样尽可能多的设置考试项目和合理的设计考试环节,避免为提高成绩专门进行突击训练就可以达到效果的弊端。这样做能起到引导、加强、激励大多数学生形成锻炼习惯。科学地增加难度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拼搏自我挑战的体育精神。这样做显然比简单的合格性考试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把体育锻炼当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开足上好体育课

根据教育部《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全国现在还有44.3%的学校没有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课被各种的“主课”占用。由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学校和社会都是重成绩轻体、美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缺乏身体素质一路滑坡。请不要再挤占我们的体育课,让我们给孩子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这几年我校的体育比赛项目多次获各级奖项,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我们的课外体育兴趣小组越办越好。

在当前教育的形势下,体育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求变,才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得到一份收获,从而实现美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课外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小满课外班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