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教学之我见

2018-02-25 07:59魏爱红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质量道德

魏爱红

(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甘肃 兰州)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在我国的全面推进,社会对人才所具备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身上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他们必须要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教学的目标所在。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教师高效教学的基础上的,为此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专业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开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教师本身。作为言传身教的施行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教师也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法治教育观念,完善相关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够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对学生进行高效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他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教师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也可以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所导致的教学质量低下就足以证明多样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笔者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运用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笔者在进行“坚持依宪治国”这一课时内容的讲解时,对于“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何不同之处?”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效力、制定和修改这四方面进行探究,小组内的每名学生都负责一方面的探究,这样分工明确,学生不仅可以在小组内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还能够高效地完成笔者所布置的任务。

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为学生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感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如果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与社会”这一节知识的讲解时,笔者就利用多媒体导入了别的学生在暑假期间的生活片段,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回忆起自己的暑假生活,这时笔者就让其就自己暑假生活中不同于学校的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接下来笔者再进行教学就会顺利很多。

3.实践练习法

在以往的知识巩固环节,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习题的练习来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这是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所导致的,其产生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一个很浅薄的层面,他们无法真正地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此教师必须将理论练习转为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进行完“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节内容的讲解之后,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就让他们回家之后用网络去做一件事。笔者并没有限制学生对网络的用途,而是要求他们将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详细阐明所用到的知识。这样做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活动多彩化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让其对单调的教学活动缺乏兴趣,从而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可以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特征,为学生多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观看电影、表演小品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知识。例如:八年级下册主要讲的是和宪法相关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定期举办“模拟法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约束。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然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举办多彩化的教学活动。但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能做的并不止于此,他们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从而为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质量道德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