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

2018-02-25 07:59徐养举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徐养举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甘肃 会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取得新的进步和产生发展的物理课堂就是有效的课堂。而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探究,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下的有效教学。

一、问题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中的意义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无法自主进行学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比较少,学生往往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机械地进行练习以及测验,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生思维在固定的框架里得不到发展。而高中物理开展问题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与发展。

另外,高中物理课堂开展问题教学,还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物理教学实践,进而构建科学的“问题观”,这样一来,充分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形式上的问与答,问题教学更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启发与引导的过程。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之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

1.高中物理开展问题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注意物理问题的难易度。相关问题的提出不能过于简单,要以学生能够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检验假设等过程加以解决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锻炼思维。其次,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才能促使其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过程。最后,结合学生实际的物理知识以及能力水平,开展问题教学,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绝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水平范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喜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在高中物理课堂的设计导入环节

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后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导入环节要积极采用问题教学法,以趣味性高、探究性强的问题来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促使学生在无法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体验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在学习“平抛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先对学生提出问题:“水平飞行的飞机,如何才能将货物投放在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还是在制定地点的一段距离投放?”这样一来,学生往往会分成两个阵营,甚至就分歧进行激烈讨论,往往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时机进行导入,促使学生在求知欲最强烈的时候主动参与学习当中。

3.在高中物理课堂的过程当中层次设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相关问题的提出要突出重点,层次设问,引导学生注定进行探究,培养其思维能力。总的来讲,物理学科相对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关于粒子的运动,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物理知识的难点、重点以及关键点方面,巧设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物理知识的探究活动。其次,教师问题的设定要具有层次性,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环节当中,促使学生在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中深化知识认知,锻炼其思维发展。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其重点内容是“力的互相性”,教师可以提出“甲乙两班拔河,甲班获胜,是否是甲班拉力大于乙班拉力呢?”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可以有效拉近物理知识和学生的距离,进而加深学生对“力”的理解。

总之,要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问题教学法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问题教学的重视,并建立在学生学习主体的基础上,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内容教学需求,科学设计问题,进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高中物理物理
只因是物理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解决问题的设计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