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尝试

2018-02-25 07:59平晓明
新课程(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白话文赤壁赋文言文

平晓明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职业教育中心,江西 上饶)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相对于当代的白话文而言,文言文包含了多种文体,它更加注重对典故的引用、对仗的整齐性以及音律的工整性。因文言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联性较小且文章常常晦涩难懂,往往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不大,有些学生甚至会有畏难的情绪。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学重要组成成分的文言文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薄弱点。如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较为“头痛”的问题。

一、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给人们呈现的是我国古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的都是比较经典的一些著作,既能呈现出我国的历史文化风貌和人文信息,更能表现出中华名族的精神,如《离骚》。《离骚》表现的是诗人屈原“哀民生之多坚”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文言文,既能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

二、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当代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及简化

显而易见,只有教学目标明确且引导性强,才能使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例如,在《荆轲刺秦》这篇文章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可以用简约的形式凸显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课文,掌握文言文重要的字、词、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若媒体网络进行互动学习和分角色表演;(3)情感态度目标:对荆轲刺秦一文学生自己的看法。当然,目标二三可合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并领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的高效化

要想使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达到高效化的目的,前提是要让学生提高对其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课前让学生了解文章创作背景

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本身较为晦涩难懂,其许多词性和语法与白话文的区别较大。在学习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提前了解文章创作背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如《赤壁赋》,在学习之前,学生可以了解本文创作于1082年苏轼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之时。而团练副使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对于久在官场、高高在上的苏轼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苏轼在任杭州团练副使之时,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的过程中,有感而发,写下《赤壁赋》。由此可见,苏轼在游玩的过程中,心情十分悲伤和寂寞。因此《赤壁赋》一文的感情基调就是官场失意的悲伤与落寞。知道了文章大致的感情基调,学生就可以用这种感情基调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让学生感受文章意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可以用诵读的方法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初次诵读时,因为学生对文言文不了解,所以对学生诵读的要求不可过高,只要学生不读错音不读作停顿就可以了。在通读完课文之后,可以进行反复的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了解课文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

3.课后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角色表演

以《赤壁赋》一文为例,在课前学生大致了解了赤壁赋的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赤壁赋时的情感,课中反复诵读赤壁赋,全面了解《赤壁赋》的意境和作者情感后,可以在此前提下,加深对其的理解和巩固,领略到赤壁赋中所蕴含的深层意境和历史文化底蕴。学生通过对《赤壁赋》一文的表演,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还能使人们从中与前人进行对话,传承古人的记忆、思想与文化。总而言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文质兼美、言简意赅、意蕴深刻的文言文作品,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对教材文言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阅读浅显文言文作品的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少量文言文知识培养相关的文学审美能力提高,培养学生的古汉语文学素养。教师应用最简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素养从而构建文言文高效学习的课堂。

猜你喜欢
白话文赤壁赋文言文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赤壁赋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黄侃:外国书是硌脚的皮鞋
苏东坡《前赤壁赋》
会背与会默写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